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以江苏昆山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5 21:35: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整体的文化素养不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的淡薄,对自然资源的随意破坏、粗放式的生产以及私利的追求,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地方政府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迫在眉睫。通过本次研究,将对农村污染及治理进行探讨,防微杜渐,保住绿水青山,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相关概念

1.环境污染的内涵

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应的,苏杨(2007)认为狭义的农村环境是与城市环境相对而言的,是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的总和[1]

2.污染治理的含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于年给治理做出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属于公共治理的范畴,即其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农民群众、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客体即治理的对象是与农村有关的各种生产、生活和工业污染;治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各个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的方式,注重要求各主体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互动,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 农村养殖业污染

马云(2014)指出养殖业不仅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又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来源。但是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加剧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身体健康[2]。他在文章中指出,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下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养殖场周边的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进入土壤后会污染水体;禽畜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会影响人畜的健康;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畜禽的环境卫生状况有很大关系,所以也影响到禽畜自身的生长。

2.灌溉污染

张利平,夏军,胡志芳,等(2009)调查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医乏的国家。中国水资源总量年平均为2. 77万亿t,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2 200 t,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4,排在世界第110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3]。根据近年来,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水中污染物浓度也逐渐上升,有毒有害成分也随之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概,污水中虽然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但是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不仅会导致农作物的品质和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水循环污染。

3.白色污染

农用塑料薄膜是农村白色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残留薄膜回收的有力措施,残留薄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赵前程,秦晓辉(2011)残留薄膜不易降解,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或切断土壤空隙的连续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迁移,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4]

4.土壤污染

陈德敏,薛蜻媛(2008)认为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所有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在内)的90%最终都要归于土壤[5]。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土壤污染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这些污染物主要是由农药、化肥、固体废物、污水和废气等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

5.农药、化肥污染

马静,董晓方(2012)在《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中提到,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接近极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作物产量已成为普遍现象。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远超过发达国家。我国几乎所有的作物都使用农药,平均每年要施用30万t农药(纯量),这些农药中60%是杀虫剂,其中60%又是毒性大的有机磷农药。农药的滥用严重危害到了环境,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且威胁到了生物多样性[6]

6.秸秆焚烧污染

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大部分农作物稻轩被焚烧或抛弃于河道沟渠、道路两旁,不但造成了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也污染了大气、水体,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7.生活污染

(1)农村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

黄志超(2016)在《农村公共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中讲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农村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同时,农村垃圾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垃圾种类也越来越多[7]。多种垃圾组成的新的垃圾组合,分类和处理更具有难度。与城市垃圾管理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长期处于缺乏管理主体的状况,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更加严重的是,很多垃圾被直接倾倒入沟渠,冲入溪河,导致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对饮用水源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农村垃圾处理缺失已经成为农村环境安全的主

要威胁,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城市水源地安全构成了重

大的威胁。

(2)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

肖萍(2011)指出,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排污量逐渐增大,加之相关立法的缺失,有些城市往往不顾农村的环境权益,把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8]。农村不仅要消化自己产生的污染,更要承受从城市转嫁来的巨大环境压力,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早己超出了农村环境的负荷,并成为制约农村持续发展的顽疾面对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我们的环境治理却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以及国家资金的有限性,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落后,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尚未流程化,垃圾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也只在部分地区得以实现,很大部分地区只能由着大量的农村生活废水、废物随处乱排、乱丢,任其自行淤积在农村;另一方面,农村生产污染的治理采用了与城市相同的治理模式,即排污收费制度。该制度在污染面广、分散、隐蔽的农村,却由于污染源难监管、难控制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农业污染恶化的态势并没有因为排污收费制度而好转。加之农村环境治理的滞后性,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使得农村环境的治理速度难以赶上污染的速度。

8.农村工业污染

官军勇、李咏梅等(2013)在《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中对农村工业污染做了如下总结。

1.乡镇企业影响当地环境

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带了严重的污染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些企业设备都很简陋、技术落后,对环境的保护缺乏认识,污水和废气不能有效处理,当地企业把一些污染极大的物质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就向大自然排放,这些造成周围水域、农田、农作物和大气白加亏染,进而通过大自然循环对人体造成危害乡镇企业在布局上也欠缺考虑,布局十分分散,这佯就扩大了污染源,是污染由点向面扩散

2.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

由于一些企业追求利润,不注重环境效益急于引进项目和外资,不遵从程序,导致一些项目没有经过审批,这些原因,导致一些高污染的产品和行业从国外转向国内,由城市转向农村由于一些地区经济基础落后,对发展本地经济有强烈的愿望,在提高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缺少资金条件,所以只能接受那些被发达地区排除的产品和产业而在对这些产业进行转移时,住住没有把治理污染的技术同时进行转移,致使污染只是进行转嫁城市在加大对环境的治理,那些污染大的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进行转移,这也就加大了农村环境的负担,危害农村生态环境[9]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1.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蒋知栋,位蓓蕾,李耀(2013)认为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居住条件较差是我国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民生问题严峻的真实写照,更是城乡发展差距在生活质量、生存环

境方面的集中体现[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趋于瓦解。农村公共服务弱化,基层财政短缺,难以对农村环境实施大面积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阻碍了城乡统筹规划与发展。

2.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孙永祥(2013)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分析》中指出农村环境污染给农村居民带来的严重的饮水危机和空气质量危机,导致农村多种疾病发生,危害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1]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相关技术处理设施落后,不仅侵占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影响到农村的人居环境。同时,大量固体废弃物,如稻秆等的焚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不仅污染了空气,影响了空气质量,也对人、畜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农村化肥、农药等的不科学施用,农村水产养殖所带来的动物粪便、剩余诱饵等的任意排放,以及乡镇企业废水和城镇污水的大量排放,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得不到保障,由此引发一些地区的传染病和地方病现象严重。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已出现过癌症、结石、斑牙、皮肤病等。

3.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了农田土壤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农产品质量,还通过农田径流的方式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大棚农业的大力普及,地膜的使用量急剧上升,导致了对农田的污染,大多数地膜短时间内难以降解,不仅导致土壤肥效的严重下降,还破坏了土壤结构。然而农民为了增加产量,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不仅危害到农产品的质量,也造成耕地污染的恶性循环,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肖萍(2011)在《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一文中提到,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农村与城市被放在同一框架体系下进行立法设计。然而,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制度选择中受城乡二元化制度的影响,优先将立法资源、资金投入和机构设置等向城市倾斜,即在制度设计上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排在了国家整体环境序列的末端,导致相关环境立法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规定不够细致、全面;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不足;国家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12]

2.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民的环境污染危害意识十分淡薄,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生产习惯和不良生活陋习,富裕的农民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城镇居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不强,到农村旅游、度假或走亲访友时,随意丢弃垃圾、折断果枝、践踏幼苗、猎杀益禽等。此外,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主体,一些地方企业,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马静,董晓方(2012)在《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中写道,多年来,我

境方面的集中体现[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趋于瓦解。农村公共服务弱化,基层财政短缺,难以对农村环境实施大面积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阻碍了城乡统筹规划与发展。

2.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孙永祥(2013)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分析》中指出农村环境污染给农村居民带来的严重的饮水危机和空气质量危机,导致农村多种疾病发生,危害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1]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相关技术处理设施落后,不仅侵占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影响到农村的人居环境。同时,大量固体废弃物,如稻秆等的焚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不仅污染了空气,影响了空气质量,也对人、畜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农村化肥、农药等的不科学施用,农村水产养殖所带来的动物粪便、剩余诱饵等的任意排放,以及乡镇企业废水和城镇污水的大量排放,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得不到保障,由此引发一些地区的传染病和地方病现象严重。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已出现过癌症、结石、斑牙、皮肤病等。

3.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了农田土壤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农产品质量,还通过农田径流的方式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大棚农业的大力普及,地膜的使用量急剧上升,导致了对农田的污染,大多数地膜短时间内难以降解,不仅导致土壤肥效的严重下降,还破坏了土壤结构。然而农民为了增加产量,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不仅危害到农产品的质量,也造成耕地污染的恶性循环,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肖萍(2011)在《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一文中提到,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农村与城市被放在同一框架体系下进行立法设计。然而,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制度选择中受城乡二元化制度的影响,优先将立法资源、资金投入和机构设置等向城市倾斜,即在制度设计上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排在了国家整体环境序列的末端,导致相关环境立法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规定不够细致、全面;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不足;国家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12]

2.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民的环境污染危害意识十分淡薄,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生产习惯和不良生活陋习,富裕的农民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城镇居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不强,到农村旅游、度假或走亲访友时,随意丢弃垃圾、折断果枝、践踏幼苗、猎杀益禽等。此外,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主体,一些地方企业,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马静,董晓方(2012)在《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中写道,多年来,我国一直注重城市环保宣传工作,而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显得相对薄弱。再加上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常将废弃物随处丢弃,其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多数农民认识不到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危害,更较难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深层次危害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3]

3.资金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城市环保投入较为重视,但对农村的环保投入则严重不足。除各种示范点有少量投入外,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

陈向群,田娟等(2013)《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讲到,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有较大增加,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建设资金较以往也有所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没有形成如工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那样的长期投入机制.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农业集约化、工业化和农村集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缺口依旧较大[14]

不少地方基层干部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农村环保工作没有被提上重要日程。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环保规划不够重视,环境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比如一些乡镇干部的环保意识比较差,法律观念淡薄,只重视招商引资,却忽视给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效应,盲目的引进许多污染型企业,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4.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分割,使我国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使农村社会相对封闭,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在农村,不能自由迁移,使得农村人均资源紧张。随着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村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很多农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与改善生活的动力,从而无暇顾及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在缺少相关部门科学指导的情况下,很多农民走资源消耗型的致富道路,以非持续性的方式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从而直接造成农村土地退化、森林遭破坏、缺水等一系列农村环境方面的问题。

五、国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一个是以庇古、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角度,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由于外部性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容易出现,而从经济学视角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整,可以使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提出了防范农村环境污染的税收措施即庇古税[15]。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环境污染是一种外部不经济,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还会使整个社会福利损失,通过政府征税等经济手段能降低外部不经济的影响[16]。Anderson研究发现如果运用征税等经济手段来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程度,可使污染环境合理、合法化,富人只需花费一定数量的资金就获得污染环境的权利。Dubgaard认为如果根据价格来计税,则对环境污染越大的农药价格反而更低,因此其用量会增加,提出了根据农药的环境污染权重来决定农药的税赋[17]。Junjie Wu的研究发现,在空间异质性的条件下,边际污染造成的成本和使用化学药品的边际收益之间的相对斜率的变动会改变相对应的政策措施的效率[18]。另一个是从物质平衡角度来研究,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学家一外部性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物质平衡原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科斯提出对非市场关系的庇古税的质疑,同时提出运用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方法来纠正环境资源市场价格和相对价格的偏差。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在水污染的控制研究中,采用了科斯定理,明确提出排污权交易这一观点,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这一领域获得显著的成效。Batie and Sappington;Baldock and Mitchell认为交叉达标计划可以消除农业政策和农业环境政策及其他农村政策间的不一致性,促进各政策间的协调性[19]

六、评价与总结

国内外对农村环境及污染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对策等方面已经做了详细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完善。虽然目前国内学者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基础理论方面进行许多必要的探讨,但迄今为止,国内学者还没有发表过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理论框架体系方面的专著;同时,学者们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原理、方法论方面的阐述通常侧重某个领域,缺乏统一的标准

2.研究中视角过于宏观,虽然提出解决农村污染的各种理论体系,但是没有详细研究某一个地方,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定量研究的参照标准缺乏统一性。目前的研究通常只依据某一区域农村的实际特点以及相应的数据获取情况来选取对应的指标,同时,利用指标数据进行定量描述时往往缺乏各类污染程度判断的参照系统和相应的评判标准,从而导致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结果缺乏指导性。

4.研究的空间尺度选择不一,导致结论差别较大。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侧重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尺度农村地区,而专门针对特定中小尺度区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系统研究明显不足。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研究空间尺度差异会直接导致所选择的农村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均有所不同。

(三)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以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为研究对象,下有十个镇,曾经获得过联合国宜居奖,研究这里的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本地处理垃圾的方式,帮助当地政府能够更好的制定政策,同时昆山在治理垃圾过程中宝贵经验可以给其他地区在环境保护治理垃圾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杨, 魏际刚. 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 2007(4):43-48.

[2]马云. 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 环境与发展, 2014, 26(3):107-108.

[3]张利平, 夏军, 胡志芳.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116-120.

[4]赵前程, 秦晓辉. 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 新疆农业科技, 2011(4):15.

[5]陈德敏, 薛婧媛. 中国土壤污染现状与法律责任解读[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4(1):93-97.

[6]马静, 董晓方.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 2012, 02(3):86-88.

[7]黄志超. 农村公共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J]. 商, 2016(12):74.

[8]肖萍, 史铁尔, 罗祖红. 社会工作介入拆迁服务[J]. 中国社会工作, 2013(1):10.

[9] 官军勇, 李咏梅.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J]. 才智, 2013(31):335.

[10]蒋知栋, 位蓓蕾, 李耀.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1):4-7.

[11]孙永祥(2013)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57-59.

[12]肖萍. 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 江西社会科学, 2011, 31(6):214-219.

[13]马静, 董晓方.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 2012, 02(3):86-88.

[14]陈向群, 田娟, 彭晓云,等. 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学研究, 2013, 34(3):93-96.

[15]亚瑟庇古著,金摘译.福利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89-202.

[16]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6-60

[17] Dubgaard. A. The Danish pesticide program: success or failure depending on indicator price. Paper to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Venice, 1999, 25(7): 123一125.

[18] Junjie W. Bruce A Babcock.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Choice of Instruments to Control Nonpoint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1, 74(3):1063一73.

[19] Batie S.and SappingtomA. Cross一compliance as a soil conservation strategy:a cas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6, 68(4): 880一885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1、揭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调查农村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2、发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了解目前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提出改善农村环境和垃圾处理的意见。

(二)研究内容

1、理论阐述。主要包括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相关概念辨析、环境污染和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及既有文献进行梳理研究。

2、案例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是目前昆山环境治理的现状、垃圾处理的流程,存在的问题等多角度。

3、政策建议。针对实际情况中垃圾处理流程不合理、环境治理存在短板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创新性政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二:

第一,分析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梳理影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 造成的危害。

第二,针对目前昆山环境污染存在的现状和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漏洞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总结昆山在环境保护和垃圾治理过程中宝贵经验共其他地区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即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翻译策略方法、功能目的论等理论性的内容,便于以后的分析研究。

2.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于收集的语料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从实践上得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现状,使相关结论更加的直观。

3.访谈法。直接和当地的居民、环卫工人、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直接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选择昆山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当地的情况。

5.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收集目前昆山垃圾处理的现状。

(二)技术路线

(三)可行性分析

首先,此次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可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搜集所需资料。

其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此次调查以苏州昆山为调研地,调查研究范围较小,地处本人家乡,而且交通便利,方便实地调查的开展。

第三,所选调查地区有足够的农村、农户调查样本。

最后,导师的大力支持与本人坚定的信念,对研究的积极性和持之以恒的信心。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研究具体的案例(昆山)全面了解垃圾治理的流程,通过实地走访可以获得一手数据,真实展现目前新农村垃圾治理的现状。

二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昆山本地垃圾治理的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总结昆山垃圾治理的宝贵经验,给其他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问卷调查得出的实证数据,一种是通过资料搜索得到的理论数据。通过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分析影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预期进展:

2016.3.102016.3.13 撰写开题报告,正式开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