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高校多采取学分制。学分制允许学生跨班级、跨年级、跨专业、跨校区选课,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认为必要和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吕向虹 2007)。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首创的选课制,真正现代意义的学分制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美(金祖庆,赵雷洪 2006)。1872 年,学分制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首次在哈佛大学诞生(马赛,郝智秀 2009)。到20世纪初,学分制在英、法等欧美国家和日本高校得到普遍推行(金祖庆,赵雷洪 2006)。中国也是较早实行学分制的国家之一;早在1903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就规定各大学课程分为主修课、辅修课和选修课,1911年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实行学分制(姜继红 2003)。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确立选课制,成为我国学分制确立的标志(朱雪波 2015)。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规程》,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得采用学分制。但每年所修学分必须有限制,不得提早毕业”(杨德广 2001)。此后二三十年,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实行学分制,直至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学年制开始全面替代学分制;教育部于1978年又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金祖庆,赵雷洪 2006)。1993年至今,学分制在我国高校逐渐改进并快速发展(朱雪波 2015)。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以及学分制的特点,很多学者表达了担忧。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经过前些年的扩招,学校内部早已出现结构性失衡,师生比例悬殊,有的已高达到 1∶20。这些负面效应严重制约了学分制优势的发挥(马赛,郝智秀 2009)。孔祥国,周 蓉(2005)提出,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学科、知识结构等都是按学年制的要求形成的,还不能满足学分制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新学科的专业,教师缺编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少,需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朱雪波(2015)称学分制背景下,学校是一个“课程超市”,而里面的商品的“制造者”是教师,教师数量、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决定着“课程超市”质量和数量。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师资队伍严重制约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也使学分制条件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愿望难以实现。
此外,在班级规模方面,李桂荣,陈玉娟(2013)提出,规模过大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班级规模最突出的问题。班级规模大小划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综合目前研究者定义班级规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 3 种:用师生比来衡量,如张宜、曹琳(2007)根据他们大学的师生比 1: 46,把小班定义为 20 至 39 人之间,中等班型为 40—59 人之间,大班型为 60 人以上;使用统计学方法,例如 borden & burton 使用决策树方法把小班人数限定为 5 到 30人,中班人数 31 到 90 人,大班人数在 90 人以上;还有学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班级大小还取决于教师的感觉,例如bahanshal d.a.(2013)认为如果班级人数多到老师很难控制,给教学和学习活动造成无法解决的困难时,那个班级可以被称之为大班。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及目标:通过发放问卷,对我国现今课堂规模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运用逐步回归模型,从授课教师职称、课程类型和评估时间等因素中,最终筛选影响教学质量的显著性因素,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matlab编程计算回归模型参数并实现回归模型;以国内某高校多年教学评教档案数据为依据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归纳规律性的系统性结论,为高校教研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将通过建模主要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我认为课堂规模、授课教师职称、课程类型、教师所在学院和评估时间对教学评教分,即教学质量造成的影响最大。将选取具体数据作为模型样本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第1-3周:撰写开题报告,翻译相关外文文献;
2)第4周:提交开题报告及外文文献翻译;
3)第5-7周:查阅收集资料,拟定论文提纲;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德广. 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a[j].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3): 3-7
[2]姜继红. 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 南京师大学报, 2003, (1): 61-65
[3]冯向东. 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 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6): 59-6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