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垃圾短信现状调查开题报告

 2021-08-09 01:07: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拥有手机。而手机短信因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形式新颖而获得了广大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用户的青睐,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 并逐渐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 2006 年, 中国手机用户超过4. 6 亿户, 手机短信发送量接近4 300亿条; 2007 年, 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7286 亿户, 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1亿条, 同比增长37.8%,从而创造了拇指经济和拇指文化的神话。

但是,随着使用手机短信的不断普及,一些人利用短信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并将一些接收者不愿意收到的短信直接发送到接收者手机上。这样的短信内容非常多样,有骚扰型欺诈型非法广告短信诅咒型等等。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平均每天短信发送量为21亿条,可以看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用户群,短信市场规模也是世界第一,但其中的垃圾短信数量也同样庞大。2009年10月份12321举报受理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25条。

大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群体,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手机用户,而手机短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极为盛行。因此垃圾短信的趁虚而入现象在这一群体用户中也较为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垃圾短信理论的研究

1.1对垃圾短信概念界定的研究

短信息是指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网站等 通信终端与移动通信网或固定电话网短信息业务中心等短信平台相连,并通过短信息平台移动、固定电话用户或网站发送或传播的文字、数字、图像、语音等形式的信息。垃圾短信的法律界定是:所谓垃圾短信,就是未经接受者同意,包含违背法律法规规定或具有广告信息内容的或以恶意报复他人为目的、侵害接受者通信自由、生活安宁或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的信息。但目前,对于垃圾短信息的定义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近年来, 虽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垃圾短信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但是, 对什么是垃圾短信却并未提出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定义。笔者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 所谓垃圾短信, 是指违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或者未经接收人同意而发送的接收人不愿意接收的短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 绪论

1.1垃圾短信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垃圾短信在大学校园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缩小了范围,更加具体和实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