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大学生科研团队激励问题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SRT团队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8 21:50: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意义:

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高等学校同时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对于培养科研后备力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大学都开展了相应的科研训练项目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锻炼其科研能力,让他们能尽早接触科研实践。 这些项目一般是一年至两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激励大学生投入精力、保持热情、和团队有效沟通是一个难题。事实也表明,由于种种因素,这些计划有些进展缓慢甚至混论,学生由开始的积极变至懈怠疲懒,该如何在组织与其成员间构建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的心理契约,采取有效的激励激励理念、激励机制和激励措施体,建立从而保证大学生科研团队的组织认同感、工作满意度以及团队绩效,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大学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激励问题给出解读。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调查解释srt项目在激励制度中存在相关问题的原因,然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科研团队激励模型,阐述这一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最后综合原因分析、构建的激励模型、srt成员心理契约现状,对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学校图书馆阅读报刊、书籍,中国期刊网,广泛搜寻相关文献资料和信息,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对本论文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知识和理论。

(2)问卷调查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问卷内容,在一定数量的样本人群中发放,通过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形成关于大学生科研团队心理契约对激励影响的规律性知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首先本文是以大学生科研团队与高校这样一对非正式雇佣关系的群体为对象,探讨大学生科研团队心理契约和激励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激励体系;并且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性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三个维度,分别提出对应的激励对策。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5年3月2日至3月27日,整理文献资料和实施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并整理数据。

(2)2015年3月27日至4月5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15年4月5日至4月25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