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认同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3 20:59: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返乡大学生群体作为优秀的人才资源,对于缓解地方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改善地方人力资本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实际的效用价值。优秀毕业生回乡就业,不但缓解了城市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更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随着县域地方科技、文化产业的日益兴盛,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从量到质,再到量质共需的实质性变化。在县域级别地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都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

本研究通过对过去相关文献资料的总结、整理,基于地域认同相关理论和推拉理论等理论,着眼于地域认同前提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探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从而扩展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域;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进行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探讨和分析,丰富现有大学生就业理论,为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提供依据和支撑。同时,通过发挥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的应用、推广和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通过地域认同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其影响因素,并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改善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促使大学生回农村去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同时,改善乡镇人才的知识结构,増加其活力,满足家乡建设的优质人才缺口,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校图书馆人文院文献资料室,藏书,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现有文献在地域认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个地区的研究,在大学生返乡就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农村籍和民族地区大学生这两个主体的研究,对不同地域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关注较少。其中对返乡大学生的研究停留在对其影响因素的总结和归纳、对返乡后就业形式的研究上,对其就业选择过程中大学生的意愿关注较少,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社会的视角来分析此类现象,从而缺乏微观角度、大学生个体视角的研究。对研究群体分类方面,总体来看现有文献中研究的主体是大学生,对其分类主要是根据籍贯类型、农村或城镇属性为分类标准。此分类标准忽略了大学生主体性选择的因素,更多的是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够将研究主体范围放在普通大学生(包括城市籍和农村籍,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不单单只是农村籍或民族地区),并从地域认同这个崭新的角度,通过微观层面、大学生个体视角, 研究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个体间地域认同的差异对其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另外,就业选择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返乡从深层次来看可能涉及到大学生对亲情、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留恋、对生活的看法、对幸福的定义有关。就业选择的实际呼唤学界对他们的关注,从而引导更多大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考虑自身发展不多拓宽自己的就业选择路径以顺利实现就业。另外,本研究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在择业方面提供参考,为他们在未来是否要留在大城市或返乡工作提供借鉴,同时对那些坚持要留在他乡就业却受到挫折的青年提供另外的就业参考的路径。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年3月上旬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课题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对课题的认识,并记录和学习未来可能利用的知识。

研究地域认同及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初步设计

2017年3月下旬

设置好相关的问卷,按照原定的方案对行业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且发放问卷。

完成调查问卷

2017年4月上旬

对问卷进行汇总、归类、各种必要分析,得出初步问卷结果。

处理问卷信息

2017年4月下旬

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地域认同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影响情况。

完成访谈、对比、发展现状

2017年5月

整理所有资料,完成初稿并逐项进行修订。对思路及整体结构、语言把握等方面进行斟酌修改,上交最终论文。

初稿、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