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02:21: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由于当前全球频发的组织和工作伦理危机,道德和伦理议题正在超越传统的哲学研究范畴,逐渐成为组织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非伦理行为作为员工消极行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企业组织中。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讲求传统道德的国家内,企业员工盗窃、泄露商业机密等伦理问题也是频频出现,如2014年度末百度公司自曝家丑,证实内部高层存在多起侵吞公司财产、商业受贿事件。非伦理行为具有隐蔽性与危害性,会在组织中产生传递效应,滋生团体腐败,导致效率低下,使组织的损失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员工行为代表着企业形象,员工的道德丑闻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以及行业竞争力,因此如何减少和规避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本研究探讨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非伦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自立意识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作用,明晰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回顾,我们通过相关理论推断各个变量间的关系并提出假设,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为理论与实践提供建议。

论文提纲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2.文献回顾

2.1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的相关研究

2.1.1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

2.1.2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的维度及测量

2.1.3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现状

2.2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

2.2.1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概念

2.2.2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维度及测量

2.2.3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研究现状

2.3内部人身份认知的相关研究

2.1.1内部人身份认知的概念

2.1.2内部人身份认知的维度及测量

2.1.3内部人身份认知的研究现状

2.4员工自立意识的相关研究

2.1.1员工自立意识的概念

2.1.2员工自立意识的维度及测量

2.1.3员工自立意识的研究现状

3.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3.1核心概念的界定

3.1.1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的界定

3.1.2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界定

3.1.3内部人身份认知的界定

3.1.4员工自立意识的界定

3.2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机制假设

3.2.1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假设

3.2.1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关系假设

3.2.1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假设

3.2.1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假设

3.3员工自立意识的调节效应假设

3.3.1员工自立意识的调节效应假设

3.3.2概念模型的形成

3.4研究假设汇总

4.研究设计

4.1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量表选择

4.1.1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4.1.2各变量的测量工具

4.1.3控制变量

4.2数据收集与样本分布

4.3样本的信效度分析

5.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人口统计特征的方差分析

5.3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假设检验

5.4员工自立意识的调节效应检验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1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2.2研究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思考,同时根据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想和理论假设,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然后通过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以得出结论。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回顾对该领域的现状和研究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挖掘现阶段相关领域的研究缺失和空白之处,提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2)实证研究法

根据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对相关变量进行设计,以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发放,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主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根据回归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和模型。

2.3技术方案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6年1月26-3月20日选择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围绕论题查阅、收集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及写作提纲;

2016年3月21-4月21日设计调查问卷,联系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分析;

2016年4月22-5月23日撰写论文初稿,随时请教导师,参考指导老师意见,调整、修改毕业论文初稿,直至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谭亚莉,廖建桥,王淑红.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3):40-48.

[2]kish-gephart,etal.badapples,badcases,andbadbarrsls:meta-analyticevidenceaboutsourcesofunethicaldecisionsatwork[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10,95(1):1-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