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
近年来民航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事故征候甚至重大飞行事故时有发生。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保证航空安全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所以在当前运输量和飞机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降低事故率。安全绩效管理是空管安全管理系统(SMS)的重要内容,是空中交通安全风险预警管理中的重要的一环,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
虽然一个好的安全绩效评价系统,可以使公司了解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安全水平,但机场工作人员作为一种正式的群体,其自身主观行为是航空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因此本研究分析机场工作人员的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与安全绩效的理论模型。帮助航空公司找到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达到持续提高航空公司安全水平的目的。
2. 研究意义
首先,以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与航空公司安全绩效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自偏离行为提出以来,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对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上。以往研究大体上将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前因变量分为两类: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对员工偏离行为进行科学理论解释并提出对其防范与控制策略对企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关于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关系,尤其是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的研究则少之又少。随着近两年航空不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对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学者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停留在安全氛围、安全文化、安全态度等方面,对于员工行为对公司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在这种大环境下,选择研究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提高航空公司安全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偏离行为研究
对偏离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偏离行为的定义、偏离行为的分类的研究、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1) 偏离行为的定义
国外学者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进行了研究。Robinson给出了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比较全面的定义,即组织成员自发性的行为,而此行为违反了组织的规范、政策和制度,并且威胁到组织或组织内部成员的福利。Vardi和Weitz发现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存在19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职业犯罪、组织政治行为、员工不当行为,组织引起的攻击行为、工作场所攻击行为、组织报复行为等。
(2) 偏离行为的分类的研究
Robinson等将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分为组织偏离行为和人际偏离行为。Spector根据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形式将其划分为五个维度:蓄意破坏、生产性偏离、偷窃、退缩行为和攻击他人。目前在研究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是Robinson等的分类标准。
(3) 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大体上将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前因变量分为两类: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Bennett在调查中发现,那些感知到对工作环境控制较低的员工经常从事一些工作场所的不当行为。此外,Fox和Spector认为焦虑对工作压力源和员工不良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2. 安全绩效研究
对安全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安全绩效的定义、安全绩效的评价、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1) 安全绩效的定义
维度 | 学者 | 定义 |
安全行为 | Neal等 | 将安全绩效定义为个体的安全行为。 |
安全结果 | Sawacha等 | 将安全绩效定义为事故的发生对个人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程度。 |
安全行为和安全结果 | Christian | 将安全绩效分为安全行为和安全结果两个维度。其中安全行为指员工的绩效行为,安全结果指事故、伤害等有形的事故或受伤。 |
(2) 安全绩效的评价的研究
Cooper主张安全绩效的评估项目应包含事故统计、几近发生事故数目、无事故日数、事故成本、安全稽核分数、安全检查次数、员工安全训练次数、管理高层安全巡视次数、员工安全行为水平、员工安全态度调查分数及安全示范等11项。Petersen引述众位学者的论点,支持组织、管理、实体危害控制、职业环境危害控制、投入与发展、鼓励、以及事故评鉴与报告等七个效标。对安全绩效评估方法的探讨,Phillips和Williams提出了安全绩效评估的若干标准,对我国安全绩效评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Burke等提出安全绩效四因素模型:保护设施、参与工作实践以减少风险、卫生交流与安全信息、发挥员工的权利和责任心。Fitzgerald分析指出,高安全绩效的组织具有共同的安全文化特征,组织的安全绩效可以通过文化改变。
Krause等提出用行为方法提升安全绩效可以作为一个解决职业安全卫生挑战的有效方法,控制不避免不安全行为,这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 偏离行为研究
(1)偏离行为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于偏离行为没有明确的定义,彭贺对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取向、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靳宇倡,秦启文对工作场所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引起工作场所攻击行为的原因并探讨了对其预防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2)偏离行为的分类的研究
张燕,陈维政对中国情境下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分类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可分为财产性偏离行为、生产性偏离行为和人际偏离行为三种类型。
(3)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燕,陈维政对工作压力与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工作压力是造成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个性特征中的负面情绪和控制点会影响员工对压力源的认知以及对工作压力所做出的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此外,张燕,陈维政还提出企业环境因素同样会造成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即薪酬体系设计不当、社会影响的作用、管理者对员工的负面和不信任的态度、角色压力、组织不公平等。
2. 安全绩效研究
(1)安全绩效的定义
关于安全绩效的定义,我国学者研究成果如下:
学者 | 定义 |
吴聪智 | 组织安全管理系统在安全运作上的整体表现。 |
谢美凤 | 组织成员在工作上对安全课题的整体表现,包含两个方面: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统计。 |
张双文 | 基于企业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
张朋鹏 | 航空公司安全绩效是指航空公司对其安全监察活动、生产运行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这两种活动所产生的安全结果(不安全事件)进行综合监测,通过监测结果来反应航空公司的安全水平。 |
刘素霞 | 提出采用事故发生资料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实表现情况来定义企业安全绩效:企业安全绩效是一段时期内安全事故发生、职业伤害情况与企业安全工作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的综合。 |
(2)安全绩效的评价
陈金国、朱金福研究了安全绩效的平衡计分卡设计方法,认为平衡计分卡能够兼顾安全管理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王长建、傅贵研究了安全绩效指标的设计,认为安全绩效指标的设计纬度要适度,具备科学性和适宜性,能够确保安全目标的合理分解。窦文林、赵士军等以某油田为例研究了安全绩效管理体系的KPI设计问题,指出了安全绩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3)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素霞、梅强、沈斌等综述性地研究了安全绩效的评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等,其认为主要是围绕安全文化、安全氛围、安全态度、行为等因素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展开的,为安全绩效的深入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李山汀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组织安全意识与组织安全绩效的关系,得出安全意识的提高能明显提高安全业绩表现的结论。蒋丽、李永娟基于安全动机的视角研究了安全绩效模型,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安全动机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李乃文、王鹏研究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安全态度和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各个维度对员工安全绩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
张江石,傅贵等对安全认识和行为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较好的企业,建议考虑更直接的行为纠正方法来预防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研究也发现安全认识与安全行为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决定关系,两者之间还存在工作压力、安全知识等中间因素。
偏离行为的研究在国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相对匮乏,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与犯罪学领域,在管理学领域较为少见。国内学者重点针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安全绩效的研究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其引导下,国内安全绩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评价方法的研究、安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安全绩效标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安全绩效评估方法的滞后性、安全动机研究的片面性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通过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会对企业安全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偏离行为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详细研究则少之又少,尤其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的研究近乎空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虽然我国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重视安全预警,但对安全绩效的预警研究仍较为匮乏,研究机场工作人员偏离行为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基本内容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目的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5.12.30之前:完成毕业设计选题;2016.03.20之前:结合选题和任务书的目标要求,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2016.05.23 之前: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交论文初稿;
2016.06.01之前: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系统的修改完善和论文的修订;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robinson s l.greenberg j.employees behaving badly:dimensions,determinants,and dilemmas in the study of workplace deviance[m].newyork:wiley,1998.[2]. vardi y.weitz e.mis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theory.research and management[m].mahwah,lawence erbaum associates,2004,23-24.
[3]. robinson s l.bennett r j.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workplace div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2):349-360.
[4]. spector p e.fox s.penney l m.et al.the dimensionality of counterproductivity:are all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 created equal?[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6,68(3):446-45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