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教育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师又是教育工作最主要的承担者,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知识分享是影响学习行为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知识分享可以加快知识的流动和传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学校教育的效能。
但是经过文献梳理,发现这一路径的会受到教师群体内部的工作依赖性的影响,而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由此推断,从个人角度来说,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会受到组织任务依赖性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就试从分析组织中教师的任务依赖性入手,以发掘组织在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最佳作用。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任务依赖性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而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发掘任务依赖性怎样通过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产生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任务依赖性是否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有影响
2、任务依赖性是否会通过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对教师知识分享行为产生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任务依赖性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
任务依赖性是指个人(或团体)之间在完成任务时,所必需的共同决策和合作的互相依赖的程度。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联营型:个人(或团体)间的任务相对独立,但他们的产品会为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顺序型:一个人(或团体)开始任务时必须依赖其他个人(或团体)完成任务,他们各自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串接的,依赖是单向的;互惠型:一个人(或团体)的产出成为他人的投入,他人的产出又成为自己的投入。
sakineh shahhosseini'''' 和mohammad ali nadi指出知识作为组织架构的基础,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其重要性不可否认。知识能让组织快速接受新的智慧,并提高组织的效率,知识分享行为的缺乏是阻碍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知识分享的研究始于企业界, p亨德里克斯(p hendriks) 曾经这样定义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通过沟通, 以共享事实、观念和态度的过程。知识分享是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传播扩散的过程。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隐性知识。杨烁,余凯指出: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核心环节就是知识的分享,它能够促进知识的进一步整合,也能促进组织价值的提升。周晶晶、蒋松桂指出知识分享行为在学术界与实务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在知识体系扩张的背景下,知识分享成为了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知识分享行为也可以作为衡量学习绩效的一个指标。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在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之间进行经验或者知识的分享,是促进知识的融合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1月25日 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22年11月25日——2022年11月29日选择研究工具并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择范围(具体对哪些学校的教师进行调查)。
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资料。
5. 参考文献
1、鲁团花,耿娟娟.内生理念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36-139.
2、郭佩文,彭建平,曾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知识分享机制研究——以广东z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57-64.
3、sakineh shahhosseini'''' and mohammad ali nadi(2015),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ith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in teachers of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academy journals ,23,march,722-72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