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企业道德丑闻的频发,组织中的非道德行为日益受到关注。非道德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实施的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私拿公物、伪造票据等。这种行为会在一定范围内蔓延,对团队和组织造成危害。因此,对其影响因素的考察是一个热点课题。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指个体实施的旨在提升组织或成员功能有效性但违背了核心社会价值观、伦理准则、法律或适当行为标准的行为。显然,upb 具有“亲组织”和“非伦理”双重特性,可视为组织公民行为和非伦理行为的复合体。那么,这种出于维护组织利益目的但采取了不道德手段的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文献回顾发现,以往研究大都认为upb 是积极的交换关系和组织认同的产物(umphress amp; bingham,2011),并证实组织承诺、组织认同等会对upb产生影响。
道德领导与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在以绩效为重的企业中,道德型领导是否能够减少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发生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这个结论对于建设有着良好道德的企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进一步能够建设有道德的市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2-3个企业中的80名员工进行为期两周一共8次的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员工每一天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最后利用数据分析等相关工具得出结论。
主要探讨的问题是:
1、在道德型领导的情况下,员工工作绩效压力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
在概念方面,lk trevino,lp hartman ,m brown等认为:“道德型领导指领导者被看作道德的个体以及道德的领导”。即道德型领导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领导者本身,重点强调领导者的道德特质。如责任心强,正义感足,诚实守信,具有奉献精神等;二是领导的过程,强调领导过程中对下属道德行为的影响、指导和培育,如帮助员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工作热情,激发利他行为等。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me brown等提出的概念,他们从社会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型领导是领导者在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合乎规范的行为,并通过双向交流、强化、决策来提高下属的道德行为。”这是理论上的发展和完善,表达更加精准和科学,强调了道德型领导是一个双向过程,尤其指出了领导者影响下属的路径:交流,强化和决策,其中,决策是领导者所特有的。在西方的研究中,有学者总结了道德型领导的六个基本原则:支持下属的健康幸福,公平对待下属,对集体忠诚,保持身体健康,维持秩序和方向,以及培育下属的自主性和精神纯洁。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将侧重点放在领导的过程上,但其中所提出的培训下属自主性具有针对性,同时培育下属精神纯洁具有前卫性。在研究内容方面,2010 年以后,关于道德型领导的研究进入活跃期,国外学者们将侧重点放在了道德型领导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上。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前期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影响道德型领导的主要因素是领导者的个体特征和榜样作用两大类。其中,领导的道德认同是影响道德型领导的关键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文化背景也是影响道德型领导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道德型领导效能同时受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在道德型领导结果研究中,学者们发现,道德型领导能有效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最明显的是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利他行为增多,越轨行为减少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brown和trevino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层次的道德型领导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高层次的道德型领导更加注重非员工要素的投入,如企业形象,组织外部利益等,中层道德型领导则主要把精力放在组织内部员工关系上。
(二)国内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0日 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2月30日选择研究工具并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择范围(或确定案例企业)。
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0日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资料。
5. 参考文献
1. 许灏颐;杜晨朵;王震,道德型领导如何减少下属非道德行为:领导组织化身和下属道德效能的作用,心理科学,2015,38(02),439-445
2. 许灏颐;杜晨朵;王震,道德领导对员工越轨行为的影响:道德调节焦点和道德认同的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9),38-45
3. 石磊,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中介调节作用机制,预测,2016,35(2):23-2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