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已是知识型人才大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本已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在加速带动各行业,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因素,资本含量高、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强。人才主要以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为基础,是人才资源创新力量的源泉,也是创新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协同创新成果的产生和转化取决于创新体系中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协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意义在于率先开辟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引路人的作用,以此来促进区域,甚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才在流动中的影响因素与其影响程度、与人才在城市间流动情况为研究内容,对科技创新人才在沪宁沿线中选取的6个城市中的现状进行有效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将6个城市之间人才现状指标量化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才如何实现城市群内的协同发展与人才互通路径,并提出措施。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重难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2.1.1 协同创新概念研究 2.1.2 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2 人才流动理论研究 2.2.1 人才流动的理论基础 2.2.2 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总结 第3章 g42沪宁沿线主要城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情况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选取说明 3.1 相关概念与来源 3.2 研究对象选取说明 3.3 影响因素选说明 3.3.1 解释变量 3.3.2 被解释变量 3.4 研究数据说明 第4章 基于人才流动理论g42沪宁沿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的流动测度与分析 4.1 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4.1.1 模型构建4.1.2 结果及分析4.2 引力模型的修正4.2.1 模型推导4.2.2 人员流动分析第5章 g42沪宁沿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流动对策5.1 城市间人才互通对策5.1.1 人才外派5.1.2 返乡人才5.1.3 人才信息互通平台5.2 人才流动制度对策5.3 城市内辅助设施完善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展望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针对g42沪宁沿线主要城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情况研究,本文总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理论、人才流动理论等相关概念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和总结;其次,建立分析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6个城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然后,对其影响因素程度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措施。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和总结相关学术著作、期刊文章、文凭文献等研究论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搭建论文桥梁。
4. 参考文献
[1] ANSOFF H.Corporate strategy[I].Revised edition.lew York:Mc Graw 2 Hill Book company,1987.[2] P.G1oor,M.Paasivaara,D.Schodar,et al.C orrelating performance with so cial network structurethrough tea ch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Spninger,Bo ston,MA,2006:265-272.[3] H.I.Fusfeld,C.S.Haklisch.Cooperative RD for competitors[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85,63(6):60-76.[4] 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01):107-113.[5] 陈红花,尹西明,陈劲,王璐瑶.基于整合式创新理论的科技创新生态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05):3-16.[6] 李杉杉,赵乃瑄,冯君.服务于协同创新的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6):61-65,72.[7] 廉立军.特色智库决策支持信息保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07):62-65.[8]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1-164.[9] 郑荣,孙筠.协同创新理念下的产业智库联盟构建及其保障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15-23.[10] Sun H,Frick J.A Shift from CM to CI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1999,12(5):461-469.[11] 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4):629-634.[12] 王婷.企业技术与营销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6):29-31.[13] Song,Y M.; Dyer,B.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the RD- marketing Interface in Japanese Firms: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1995,42(4):360-371.[14] 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15] 饶扬德,唐喜林.市场、技术及管理二维创新协同过程及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7):5-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确定论文选题(2022年11月14日--2022年2月8日)2.撰写论文提纲(2022年2月1日-2022年3月30日)3.完成开题报告(2022年3月30日-2022年4月16日)4.撰写完成论文初稿(2022年4月16日-2022年4月30日)5.完成修改稿(2022年5月1日-2022年5月10日)6.完成论文(定稿)(2022年5月11日-2022年5月24日)7.论文答辩(2022年6月初)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