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小学阶段儿童教育内化分析——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案例地开题报告

 2022-08-07 09:1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红色旅游这种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成为大多数家庭和学校的选择,儿童成为红色旅游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通过游览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参加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儿童的爱国情怀,对儿童的思想教育有促进作用,从外到内实现红色旅游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千篇一律,没有很好地突出其红色文化内涵,对儿童的教育程度和影响力较弱。

因此,本文通过儿童为切入点,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案例地,重点分析红色旅游对儿童是否有教育作用,有何教育作用,以及红色旅游对儿童教育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红色旅游与儿童教育内化的相关理论,为完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提供建议,为加强红色旅游对儿童的教育影响提供依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主要案例地进行调研,采用“妈妈语”式访谈法,了解儿童在游览完红色旅游景点后的思想政治情况及变化。一是探究红色旅游对儿童是否有教育作用,有何教育作用;二是红色旅游对儿童有何教育影响(游览完红色景区后,儿童学习到了什么,打算怎么做)。从而得出红色旅游对儿童的教育影响程度,对当前的红色旅游景区自身文化建设进行调整,为加强红色旅游对儿童的教育影响程度提供建议。

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实施,我国红色旅游稳步发展。2014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积极参加红色主题活动,寓教于游,在旅游中深化自己的思想教育,让信仰、人生理念扎根于红色文化之中(蒋艳,2018)。

2016年10月23日,为推进我国红色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该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保护革命历史文物的基础上,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党团学习教育相结合,推动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大众化。纲要中重点强调了要突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特别是要让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努力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同时,积极推动大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通过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化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此可见,红色旅游因其突出的教育功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lb/t 055-2016),对于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应传递优秀文化,开展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第二,应尊重历史,主题突出,以史育人;第三,应围绕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和民生工程开展教育活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内容:1. 确定研究方向与论文选题; 2. 梳理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蒋艳. 中小学生红色旅游偏好的实证分析——以长沙市为例[j]. 度假旅游, 2018(10): 39-40.

[2] 郑华伟. 红色旅游价值观内化的网络文本研究——兼论国民幸福感的生成机制[j]. 旅游学刊, 2016, 31(05): 111-118.

[3] 左冰. 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09): 60-7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