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现行列报的利润表,分离出占企业利润来源最大份额的销售利润与具有偶然性和非经营性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政府补贴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这五大类非经常损益进行关系研究。相对于销售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更容易被企业管理当局操纵(文献),管理当局根据销售利润的大小来调节非经常性损益,使利润总额达到预期值,这样会使会计信息未能客观反映企业收益水平。本课题基于此点,旨在探索出销售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建议,遏制试图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调整企业盈利现状,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情况。
国内外研究概况:公司利润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及补贴收入等。在这些组成部分中,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属于偶然性的、不可预期的,只有主营业务利润是公司最稳定、最可预期的利润来源,应该在利润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主营业务质量的高低是公司获利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魏刚(2011)赞同上述观点,认为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盈利的核心,具有永久的持续性,是利润中最稳定和最可预期的部分,盈利的质量与其持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较高的话,该比例高说明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定,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利润的情况却屡屡出现。陆建桥(1999)认为原因是在营业收入增加额中,信用销售收入增加额的部分( 即应收款项增加额) 往往是盈余管理的结果。孟焰,张莉(2003)研究表明,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使得证券市场股价的泡沫成分增加,股票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上市公司实际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股票市场的再融资功能遭到破坏,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出现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 则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也较高,但这些公司实际上并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郭兆(2007)研究表明,2007年上半年深市主板有91家公司(占18.6%)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98家公司(占20.12%)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0%至50%之间,上述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其对绩差公司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对其命运有着极大的决定权。但是,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无论是变卖家产抑或是获得财政补贴,均只能解一时之需要,仅是补血而非造血。对于切实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来说,主营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当属公司长远发展的根本。从一定程度上讲,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经营利润的蓄水池。上市公司的主业不突出,经营利润低,而突然产生巨额净利润,很大程度上是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同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经营利润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净利润却出现了巨亏,归根结底是非经常性损益造成的。张丰友,于丽先(2008)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普遍的、较为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实证研究调查显示:45.45% 的公司经理人员认为利润包装值得做,19.51%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曾经包装过。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揭示销售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的关系,为修订或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经验证据。
本研究的内容:管理当局根据销售利润来调节非经常性利润,使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达到一个预期的水平,已到达证劵管理部门规定再融资条件,或维持股价等。本研究主要探讨销售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的关系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揭示销售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的关系,为修订或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经验证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来源于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2三年的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实验方案:
i 提出假设:销售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呈倒U型关系,即当销售利润负的越大时,非经常性损益负的越大;当销售利润正的越大时,非经常性损益负的越大。
ii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2三年的财务数据。
iii变量定义
变量性质 | 变量名称 | 代号 | 含义 |
被解释变量 | 非经常性损益 | Y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Y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金额 | |
资产减值损失 | Y3 |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金额 | |
投资收益 | Y4 | 投资收益项目金额 | |
营业外收支净额 | Y5 | 营业外收支净额项目金额 | |
解释变量 | 销售利润 | X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
iv模型设计:Yi=C β1X β2X2 ε 其中i=1、2、3、4、5
v 结果分析:a.散点图
b.描述性统计
c.回归分析
vi 进一步研究
vii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数据获取和样本来源方面,由于有现成的沪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CCER数据库而具有便利性。
其次,已具备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可以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再次,前人对单方面非经常性损益和销售利润的研究有不少成果,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4. 研究创新点
将占日常经营性收益比重最大的销售利润和具有偶然性和非经营性的非经常性损益单独分离出来,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二者的关系研究。此前,特别针对二者进行关系研究的文章几乎罕见。
本研究试图通过揭示销售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二者的关系来更深一步地为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建议,而不单单停留在表面关系层面。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 工作内容 | 预期进展 |
2013.11-2013.12 | 广泛涉猎与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 提出问题,文献回顾 |
2013.12-2014.01 | 深度分析文献 | 理论分析,提出假设 |
2014.01-2014.02 | 利用CCER数据库和沪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 研究设计,结果分析 |
2014.02-2014.03 | 模型修正,模型检验 | 进一步研究,完善 |
2014.03-2014.04 | 系统梳理研究脉络,客观描述实证分析结论 | 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成论文初稿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