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A股制造业数据开题报告

 2022-01-30 16:53: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选题意义

1.1.1理论意义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财务舞弊案件在国内外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从最初的美国安然、世通等国际大型公司财务丑闻到我国中航油集团巨额亏损再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这些出现财务舞弊现象的公司背后有一个共同点:薄弱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舞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对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上列报的项目的金额缺乏真实性,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同时也意味着该公司存在着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不难推断出,薄弱的内部控制给管理层调节盈余质量提供了机会,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深层关系,将为促进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有力依据,得出内部控制指数与盈余管理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好的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盈余管理。

2.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得出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借助相关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修正的琼斯模型对盈余管理进行衡量,然后分别将其与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再加入相应控制变量之后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具体为以下几点:

1.提出假设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行为约束和监督的一种手段,可以规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管制非经常性交易,弥补契约的不完备,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减少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越好,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低,因此,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内部控制质量好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低。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筹资等各环节,一方面通过风险评估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减少经营风险,提升企业业绩,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好,企业的管理者就没有通过虚构交易等方式调节盈余的必要,其次,企业的治理层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使管理层没有操控销售、操控生产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的机会,因此,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内部控制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2.样本选取

以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可能会选取某个行业或地区作为代表)

3.变量设计

本文在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时,选取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作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企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作为控制变量。

1)被解释变量: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鉴于之前的评价方法存在缺陷,本文利用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解释变量:本文借鉴陆建桥(1999)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盈余管理,模型如下:

首先,运用模型(1)进行回归取得参数。

TAi,t/Ai,t-1=a1/Ai,t-1 b(ΔREVi,t-ΔRECi,t) /Ai,t-1 cPPEi,t/Ai,t-1 dIAi,t/Ai,t-1 εi,t 公式(3.6)

其中,TAi,t表示i公司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等于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ΔREVi,t表示公司第t期主营业务收入与第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ΔRECi,t表示第t期的净应收款项与第t-1期净应收款项的差额;PPEi,t表示第t期期末总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净值;IAi,t表示第t期期末无形资产净值与长期待摊费用余额之和;Ai,t-1为公司t-1期期末总资产。

然后,将参数a、b、c、d代入模型(2)中计算出非操纵性应计项。

NDAi,t/Ai,t-1= a1/Ai,t-1 b(ΔREVi,t-ΔRECi,t) /Ai,t-1 cPPEi,t/Ai,t-1 dIAi,t/Ai,t-1 公式(3.7)

NDAi,t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其他指标与公式(3.6)中的指标含义一致。

最后,将计算出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带入模型公式(3.8),计算出操纵性应计利润。

DAi,t= TAi,t-NDAi,t 公式(3.8)

DAi,t为操纵性应计利润,TAi,t表示总应计利润,NDAi,t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3)控制变量:分别选取公司规模(SIZE)、董事会规模(DSHGM)、资产负债率(ZCFZL)、经营活动现金流量(JYHD)、每股收益(MGSY)、行业(HYLB)为控制变量。

4.研究模型

为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构建模型:

YUGLi,t0 α1ICi,t α2SIZEi,t α3DSHGMi,t α4ZCFZLi,t α5JYHDi,t α6 MGSYi,t α7 HYLBi,t εi,t

其中,YUGLi,t为盈余管理,SIZE、DSHGM、ZCFZL、JYHD、MGSY、HYLB分别指公司规模、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控制变量。

变量汇总表

变量性质

变量代码

变量名称

变量含义

被解释变量

DA

盈余管理

根据模型计算出的操控性应计利润

解释变量

IC

内部控制指数

披露出来的内部指数

控制变量

SIZE

公司规模

公司总资产的对数

DSHGM

董事会规模

公司董事会人数

ZCFZL

资产负债率

期末总资产/期末总负债

JYHD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总资产

MGSY

每股收益

净利润/股数

HYLB

行业类别

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电子信息技术业,H批发和零售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文化、体育和娱乐业,M综合类,将综合类作为基数,1表示该行业,否则为0

3.2技术路线

理论分析

研究假设

相关性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

盈余管理

文献回顾、评价、启示

实证分析

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检验

回归分析

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

研究结论

局限性

政策建议

3.3可行性分析

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提供理论基础,关于我国2011年内部控制指数上市公司的数据已经披露,资料获取比较方便。而且指导老师也能够从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给予很好的指导。

4. 研究创新点

4.1创新之处

1.国内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方面,采用经验数据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规范性实证分析的学者不多。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规范性的研究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否抑制盈余管理,这一选题新颖。

2.我国理论界学者们对于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内部控制质量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大部分研究者都避开这一问题选择其他替代指标来代替内部控制质量指标,例如有是否自愿披露内控评估报告,是否自愿披露内控鉴证报告,内控报告披露详细情况等指标。本文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用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使之得到量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研究计划

时间

阶段

预期进展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知识储备阶段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已有学术成果,建立理论基础。

2013年1月

2013年3月

数据收集和建模阶段

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获取。运用描述分析法和相应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整理处理结果。

2012年3月

2012年4月

完善阶段

完成论文初稿,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完善。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完成阶段

在不断的修改基础上,征求老师意见,及时修改优化,完成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