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77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意义
自21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雾霾天气等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加入的二氧化碳减排行列,从而推动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出现与发展。
碳排放权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属于排污权的一种。碳排放权交易是为缓解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而开展的,以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和排污权理论为基础,将“碳排放权”商品化,通过分配、定价、市场交易等手段,实现控排减排的一种方式,从生态环境层面服务于人类实体经济的发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内容
本文借助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从短期视角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中国建立的微观经济后果。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中国碳交易市场不断完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检验在这些事件发生前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市场反应,并以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为对照组,考察试点地区上市公司与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差异。由于宣布试点时间、正式试点时间不同和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时间均不相同,且时间相隔较远,因此还会比较宣布试点事件、正式试点事件以及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事件对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程度。另外,低碳强度企业与高碳强度企业的减排技术和减排效率有较大差异,本文还将对两者的市场反映进行比较研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0日, 确定论文题目,收集文献、数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将开题报告上传网络到指定的毕业设计系统。
(2)2020年3月10日---2020年4月30日, 根据导师审定的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写作提纲,期间至少每周与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展,每三周上传一次阶段性报告,完成论文初稿,将论文初稿上传。
(3)2020年5月1日---2020年5月25, 根据导师审定的论文初稿,进一步撰写论文,修订论文直至最终定稿。上传所有的阶段性报告、论文终稿和最终成果。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chan h s, li s j, zhang f. firm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uropean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j]. energy policy,2013, 63: 1056-1064.
[2]oestreich a m,tsiakas i. carbon emissions and stock returns: evidence from the euemissions trading schem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5, 58: 294-308.
[3] ye d z, liu s s, kong d m. do efforts on energy saving enhancefirm values? evidence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j].energy economics, 2013, 40: 360-369.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