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狭义概念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猪肚安排来合理的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广义概念的公司治理指企业中关于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经济全球化,及#8220;一带一路#8221;政策下 ,大多数企业都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公司治理策略才能提升企业绩效,从而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选取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eo持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对比各自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并且与其企业绩效相联系,推导出两者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关键问题 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ceo持股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进行研究,通过不断的对比发现公司治理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结论,给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提出可行的建议。
写作提纲在第一部分部分提出写作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在第二部分阐明国内外学者对ceo持股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研究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第三部分列出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异同之处,分析它们企业绩效(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托宾q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果;在第四部分进行总结,并给相关上市公司提出可行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叶陈刚(2016)认为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也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好,企业的财务绩效也越好。
但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下具有不同的效果,只有在民营企业当中,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地相关性。
胡玲(2012)认为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正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企业绩效既有显著的正效应,最终控制人性质哑变量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6日-2022年11月20日:阅读资料,写出开题报告;2.2022年11月20日-2022年2月1日:阅读资料,实地调研,搜集数据,着手写论文; 3.2022年2月1日-2022年2月15日: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4.2022年2月16日-2022年3月15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反复修改;5.2022年3月16日-2022年4月15日: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6.2022年4月16日-2022年6月10日: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张行. CEO股权激励偏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8220;公司治理#8221;介入的视角[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6):121-129.[2]潘林. 大股东支持动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16,(11):176-180.[3]叶陈刚,裘丽,张立娟. 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J]. 审计研究,2016,(02):104-112.[4]张丹丹. 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J]. 财会月刊,2016,(03):41-45.[5]张红,高帅,杨飞.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与企业绩效关系评价[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5(02):184-189 195.[6]肖海林,薛琼. 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J]. 财经问题研究,2014,(12):91-98.[7]王戈阳,张宗益,宋增基.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3):73-80.[8]钟峥,郑欢,李剑虹. 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3,(02):180-182.[9]杨典.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13,(01):72-94 206.[10]杨合力,周立,王博.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政研究,2012,(08):67-71.[11]胡玲,陈黎琴,黄速建. 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4):33-43.[12]刘银国,杨宁. 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会计之友,2012,(18):11-17.[13]代晶. 浅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J]. 经济研究参考,2012,(16):29-32.[14]孙建国,胡朝霞.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 投资研究,2012,31(01):110-122.[15]张益明,张志华. 中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1):73-79 86.[16]张耀伟. 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偏离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J]. 管理科学,2009,22(03):9-16.[17]李宝新,岳亮. 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03):90-95.[18]孙永祥,黄祖辉.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 经济研究,1999,(12):23-30 39.[19]Anas Hamelin. Small business groups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romote stability, not expropriation. Evidence from French SME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0,35(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