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不断有财务舞弊事件曝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而公司治理结构则是影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皖江物流作为财务舞弊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混乱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了其内部控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自身内部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希望通过对皖江物流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总结出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把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置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之内;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构造出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方案,从而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使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并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最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其次,从一些基础理论出发,论述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接着,结合案例,详细分析皖江物流内部控制问题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Karreen E.Brown(2010)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 Johnstone et al.(2011)在研究中发现,一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很可能会引起董事及高管的变更,改变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的人员构成; Santanu Mitra(2012)对在第一时间披露内控缺陷的605家美国公司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所有权结构在及时修复内部控制缺陷方面发挥显著的增量作用,并发现经理层的独立性在监测内控缺陷及时性修复方面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Goh(2013)认为,规范披露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能够有效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2)国内研究现状 杨雄胜等(2011)认为,内部控制是运用专门手段工具及方法,防范与遏制非我与损我,保护与促进自我与益我的系统化制度,并以信息化为背景,对内部控制做出了便于计算机软件固化和动态优化运行的操作性框架定义; 樊行健和肖光红(2013)通过对内部控制演变过程的纵向分析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共性,通过对美、加、英等国内部控制的横向比较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个性,进而归纳演绎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和概念范畴。并在这两者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反思; 李清、丁敏月(2013)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方红星、陈作华(2015)以2009-2011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应对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有效抑制特定因素的发生,降低特质风险水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防御能力越强,应对经济因素或市场因素变动的能力就越强,越能有效弱化外部因素的冲击,进而使得系统风险水平显著降低; 黄莉、胡朝艳(2018)选取920家沪深上市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管理层三个层面分别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多元回归。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但不显著。 (3)评述 上述国内外文献从公司治理视角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合理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路径鲜明,也是全面而系统的,故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必要条件。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5. 参考文献
[1] 王宏.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8(14)
[2] 韩忠雪,毛安敏.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2)
[3]黄莉,胡朝艳.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