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识别、培育与发展战略开题报告

 2021-10-26 21:53: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专业化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未来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产业生态和集群网络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和专项计划[1],推动本国优势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将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作为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我国,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研究意义

科学运用集群模式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能够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而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成了经济发展框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2]。辨识、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势、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而且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地域辽阔,经济体庞大,产业集群为数众多,集群所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然而在现阶段,产业集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已经初步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体被忽略从而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与扶持,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样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打好基础,是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政策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3]。只有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辨识,才能为制定本地区产业集群的扶持与发展政策取得更加可信的理论支撑;为那些没有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是否应当进入产业集群的可靠依据;也为集群内部的企业了解其所处集群的生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从多个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辨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熟悉其空间组织特征,以期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有关产业集群理论演变的研究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早,角度多元化,理论较为成熟。

从区位优势的成本节约角度来看[4],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1776)、David Ricardo的比较利益理论(1817)以及Ohiln等人的要素禀赋理论(1933)认为企业降低费用的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空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上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交通发达、矿藏丰富地区的集群现象。 Edgar M. Hoover(1948)提出运输区位论,在细分运输成本的基础上解释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

从外部性效应的成本角度来看,Alfred Marshall[5](1890)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将相关部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的集聚成为产业区,利用外部性的概念刻画出空间上邻近的企业相互影响的关系,解释了企业通过空间接近,实现报酬递增,最终形成产业集聚的事实。Alfred Weber[6](1909)率先提出了聚集经济的概念,他用工业区位论来阐述产业集群,认为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使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构成的成本费用最低。

Michael E.Porter[7] (1990)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论述了集群理论,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处于特定产业领域,在地理上相互邻近,且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而彼此关联的公司和相关机构。他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第一是外部性;第二,集群提高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第三,集群降低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减少投资风险。波特还提出了钻石模型,不仅强调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还重视企业与各种组织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与信任关系,他认为与地理相联系的特有的市场需求、产业配套、政府推动、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增强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使集群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与国外学者研究相比,虽然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在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方面,仇保兴对有关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制约因素以及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王缉慈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流派,为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曾忠禄、徐康宁、王缉慈等学者均给出了自己的看法[8][11](表1)。

表1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

学者

定义

曾忠禄(1997)

产业群集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徐康宁(2001)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

王缉慈(2001)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识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张辉(2003)

产业集群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众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周轩(2017)

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对具有竞争优势与生产效率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由空间关系维度与生产关系维度组成的复合体,其中空间关系维度包含产业空间集中与产业空间集聚,生产关系维度包括水平生产维度(相同产的厂商)和垂直生产维度(上下游产业),复合体则是由于关联企业、供应商、制定制度的政府单位以及相关机构,产生不同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创新研发、互相学。

(二)有关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经济导致的,空间接近的企业间可以实现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及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等,从而引起规模报酬的递增,最终形成产业集聚。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将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量化集聚形成的规则,认为企业选择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就可以使企业成本和运费达到最小化。胡佛的运输区位论,通过研究细分运输成本来选择企业的区位并解释了集群现象。克鲁格曼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路径依赖等概念解释产业集聚,在他建立的中心外围模型中,集群通过因果累积循环效应发展起来,集群规模在正反馈过程中不断扩大。

在国内,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过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有徐康宁、仇保兴、安虎森等。徐康宁(2001)认为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资本快速集中,劳动力和技术充分自由流动,并与资本自由组合;市场充分供给;地方制度允许并鼓励集群现象。仇保兴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认为小企业为谋求自身发展而结盟是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马中东从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叶建亮(2001) 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陈雪梅(2003)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受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自然条件、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梁琦(2004)把产业聚集的因素分为基本因素和市场因素两类,戴卫明等(2005)用一个博弈模型说明了产业集群是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刘世锦(2003)总结了浙江和广东两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霍丽和惠宁(2007)据其分类提出正式制度促进外生式产业集群的形成,非正式制度促进内生式产业集群的形成[12][17]。

(三)产业集群识别的主要方法

目前集群辨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识别方法。在研究产业集群初期广泛使用定性识别方法,主要因为其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定性识别方法有专家意见法、产业感知法、企业调研法等。随着研究深入,定性辨识产业集群已无法满足学者的分析需要,因此学者们逐渐转向量化辨识方法的探寻,极大地丰富了集群辨识方法。定量识别方法有多元统计聚类法、主成分因子分析法、Czamanski法、共识集群法等。

(四)有关产业集群辨识方面的研究

在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都有较为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Edward J. Feser和Edward M. Bergman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了美国的23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并且将这些产业集群作为分析其他美国地区制造业集群的模板,参照模板检验美国各州的产业集群。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集群的识别中时,Mark Holmen和Staffan Jacobson提出了专利确定方法识别产业集群。Mirko Titze和Matthias Brachert从多维视角使用图论法分析了产业间的联系,对德国的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Roberto Catini和Dmytro Karamshuk等人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实证环境中的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了伦敦、波士顿和东京的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并且研究了旧金山的产业集群结构是如何发展的。

在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关注点放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集群发展状态较好,研究价值更为突出。他们或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或从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的角度,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王缉慈对我国的制造业、服装业、造船业等行业集群进行了细致的实证研究,从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实施产业集群策略的重要意义和对策。同时,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阶段,开始关注一些特定的产业集群,郭立伟和沈满洪基于区位商并且建立了NESS模型,对浙江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水平进行了识别与评价;王腊芳等人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产业集群进行了识别。

(五)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历史较长,学者的关注度较高,研究的理论框架比较完整;国内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到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机制、演化阶段、经济绩效等方面,研究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不过由于学者们所关注的角度分散并且集中研究的时间较短,还没有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

综合来看,国内和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中。由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结构不一样,学者自身的知识背景与研究角度不一样,对很多集群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产业集群仍有非常大的可研究空间,尤其是对于产业集群识别问题的研究。虽然国外在识别方法与识别标准上都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的经济情况更为复杂,很多数据与指标对于国内经济并不一定适用。由此可见,我国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发展,不仅要参考国外的成熟的理论,更应当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状况多进行实证方面的分析,这样才会具有更加深刻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璐.网络组织模式下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07):56-60

[2] 樊增增.中国制造业集群辨识及其组织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17.5.

[3] 谢盼. 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5.

[4] 何青松. 集群理论演进的脉络[J].北方经济,2007(17):56-57

[5]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inillan.1920:2181.

[6]Weber A.The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9:5092.

[7]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 1990.

[8]曾忠禄.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7(01):6973.

[9]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01):7074.

[10]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周轩. 产业水平空间集群的识别与分析--以广东省制造业为例[D].暨南大学,2017.5.

[12]霍丽,惠宁.制度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形成[J].经济学家,2007,(04):7175.

[13]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03):23.30.

[14]陈雪梅.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集群与地方品牌[J].学术研究,2003,(03):1617.

[15]梁琦.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J].世界经济,2004,(06):1117 80.

[16]戴卫明,陈晓红,肖光华.产业集群的起源:基于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博弈分

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1):8993.

[17]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改革,2003,(03):6468.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 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一些已经初步具有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体被忽略从而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与扶持,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样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提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识别方法,为集群的研究打好基础,为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政策工作做好准备。应用方法识别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后,根据集群的特征和发展情况进行培育,提高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从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