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陕南竹编自身的发展现状,力求通过该项研究为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丰富和发展保护理念,更好的引导陕南竹编保护实践。陕南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是区域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是农耕文明繁荣的重要见证,凝聚了当地民众的造物智慧。发展至今,陕南竹编工艺呈现喜忧参半的发展局面。一方面凭借其鲜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存活于文化、经济市场,又受限于传统手工艺生产高投入低产出的缺陷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举步维艰。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政府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将其纳入省非遗保护行列,学者也针对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陕南竹编手工艺展开广泛的研究,前人的研究基础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盲点。就保护理念而言,仍然拘泥于相对保守的原真性保护,针对生产性保护少有涉及,且保护主体概念十分模糊,也尚未形成系统的保护体系。本课题试图为陕南竹编手工艺的传承提供一个新视角,从现存问题入手,将生产性保护理念运用到陕南手工艺的发展研究中,明确各主体在生产性保护环节中的作用,打破传统研究的局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前人理论研究。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为陕南竹编手工艺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打开新视野。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陕南竹编手工艺为研究对象,以陕南竹编手工艺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应对措施为具体研究内容,将生产性保护理念贯穿全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陕南竹编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要,探究生产性保护对陕南竹编手工艺发展的重要性,在坚持陕南竹编手工艺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将其融入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分析不同主体因素的驱使作用,明确政府、传承人、市场等主体在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为弘扬陕南竹编手工艺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围绕陕南竹编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整理概括陕南竹编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当代价值,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竹编制品当下市场及竹编技艺的传承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论证陕南竹编在当下发展的瓶颈和广阔前景,在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指导下为陕南竹编手工艺的发展指出合理方向和可行性途径。本文主要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和整理国内专家学者对生产性保护概念、重要性、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文献,挖掘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新型非遗保护模式的突出优点。研究有关陕南竹编手工艺发展背景、价值功能、现存问题、生产性保护实践等方面的论文与专著,了解当下陕南竹编手工艺发展的整体情况。从宏观上研究国内外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提取可借鉴成分,建立陕南竹编手工艺研究的脉络和发展方向。
(二)问卷调查法
4.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顺应传统手工艺保护新趋势
生产性保护理念提出已有十余载,但真正被用于各地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实践却相对较晚,相对于传统的原真性保护它是一种新思路,是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新方向。它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手工艺保护模式是一种主要依靠政府或非遗部门投入来维持运行的被动模式。而生产性保护则更强调从传统手工艺本身注入活力,实现“自救”,依靠自身的优势维系自身更长远的发展,这种模式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适应了文化振兴战略的要求。用生产性保护的思路促使陕南竹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在发展中得到更好保护。
二、研究对象具有推广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预计完成时间为8-16周,研究计划与预期进展如下:
2019年10月1日—2019年11月1日:完成资料整合、撰写开题报告;
2019年11月2日—2020年1月5日: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大学生互联网 创业理念及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开题报告
- 当前超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分析开题报告
-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社会网络的应急组织合作机制分析开题报告
- 大学生创业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开题报告
- 我国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改革与建设探讨开题报告
- 农村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常州市荫沙 村应对新冠疫情的调查开题报告
- 互联网 产业扶贫模式减贫效应研究——以 甘肃省宕昌县好梯乡为例开题报告
-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应急志愿队伍 建设研究——以“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