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1-10-18 22:20: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人类居住文化已进入不可逆的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随着地域不断的更新与开发,人口向城市的聚拢,空间形态也在一次次隔离、构筑与演替的过程中完成资本的集结与重塑。也正因城市物理建构需要巨量资本注入,权力和资本掌握着城市空间设计布局的整体走向,天然地将(相对而言)拥有更少量资本的城市居民个体排除于城市构建之外[1]。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居民的话语权却越来越少;物理层面分隔出的公共空间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交互作用,人对外界的环境感知不安定不明确,疏离感蔓延,这与人类向往美好自然环境及和谐人际关系相悖。

社区在社会属性上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空间意义上是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社区对于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人性关怀有着普遍而巨大的作用,为居民带来重要的社会利益和心理利益[2]。随着人文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展望。

鉴于此,论文以人性化为中心,对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展开探讨,在国内外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其存在的种种现实困境并提出更新优化方案,试图寻找一条让人本精神流于空间立于大地,使得人们以诗意栖息的社区建构路径。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城市社区空间理论与实践起自19世纪初,规划建筑史上科学与人文思潮的交叠下,构成了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居住文化发展和实践的基本脉络和宏观走向[3]。我国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首先在城市规划领域进行研究,而后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21世纪以来,更多学者在人类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类领域对社区公共空间展开了探讨。而人性化思潮则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物质第一性主导空间建筑的反思。

关于社区、公共空间及社区营造的界定,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看法,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中,我们需要关注空间之间、空间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因此需结合空间规划及社会科学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考量。

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往往将其定义为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5]。而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则认为公共空间见证了作为民主核心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公众的培养[6]。仅将公共空间视作物理产物显得片面而无意义,公共空间具有生命力、生产性和创造力。王宁指出,公共空间可被视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透视镜,双方均可作为行动者在公共空间中开展活动并形塑公共空间;她认为社区是地理上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彼此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而社区营造是联系这种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社会心理联系的方式[7]。陈晓丽,李璐在综合总结得出社区营造的核心是公共参与,而社会公共空间构成了社区居民生活的容器,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内涵是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8]

以人为本营造社会公共空间有其必然性,张倩,夏峰华的见解有一致性,城市的大规模告诉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大破坏,人文关怀缺失,物质与精神文化割裂[9][10]。潘泽泉指出城市化的趋势是一种具有极大的剥蚀性、消解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剥蚀了城市地方传统社区赖以生存和发挥功能的各个方面,消解它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11]

近年政府并没有忽略城市化对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带来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力图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群众在城市双修中有更多获得感,明确要求填补城市设施欠账,增加公共空间,改善出行条件,改造老旧小区。

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解决方案可行性的研究。周永根以美国纽约及曼哈顿社区设施的管理展开了调研,其将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贯穿于社区规划的整个过程,对我国社区规划建设有着借鉴意义[12]。张禹青,彭定萍通过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活动情况剖析,发现他们不仅能有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在协调社区矛盾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13]。刘悦来,许俊丽和尹科娈通过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 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14]。赵幸在全过程公众参与式设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院落风貌的活动中,探索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营造路径,提出公共事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参与社区营造的重要性[15]。陈晓丽,李璐认为在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中,党和政府应该在把握营造方向,设计营造路径,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6]。王倩,郑迎迎和陈云经过案例分析提出新媒体的微传播(社区微信群)能够有效替代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沟通空间,在推动公共事务发展、征询民意、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7]

综上所述,人本精神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学者们在以人性化为核心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方面已趋于多元化研究,但多数着重于分析人性化设计缺失(被破坏)的成因以及对策,因而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我们仍有探讨空间,譬如如何让居民有效参与社区构建,如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协调政府、第三方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等。此外,生活即艺术[18]。千百年来艺术与人类从未分割,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将艺术性融于公共空间发展社区活力,如何在市政工程中保留和再生历史痕迹开拓交互空间等都有待研究。以人为本的社区营造不仅面临实践层面的问题,也面临着人文美学意识层面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论文的撰写,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孟超:《微观城市实践:一种空间抵抗策略》,《求是学刊》2015年第3期。

[2]周永根:《美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备及其标准体系研究》,《城市学刊》2017年第3期。

[3]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何正强:《社会网络视角下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

[6]艾伦莱瑟姆,德里克麦考马克 ,金麦克纳马拉等:《城市地理学核心概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王宁:《社区公共空间营造街道更新中的多元参与及互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8]陈晓丽,李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治理路径探析》,《社工论坛》2013年第3期。

[9]张倩:《人性化视角下的中心区公共空间优化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10]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6期。

[11]潘泽泉:《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2] 周永根:《美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及其标准体系研究》,《城市学刊》2017年第3期。

[13]张禹青,彭定萍:《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功能研究基于北京市社区民间组织》,《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14] 刘悦来,许俊丽,尹科娈:《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以社区花园为例》,《风景园林》2019年第6期。

[15]赵幸:《找回院子里的生活院落公共空间改善参与式设计实践初探》,《城市建筑》2017年第5期。

[16] 陈晓丽,李璐:《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治理路径探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1期。

[17] 王倩,郑迎迎,陈云:《公共空间的自我表达与社区认同感的营造基于城市社区微传播议事的个案研究》,《青年记者》2019年第11期。

[18]米笑:《竹丝岗一座不断生长的无界博物馆》,《建筑学报》2019年第7期。

[19]小泉秀树,后藤智香子,新雄太,泉山垒威,近藤早映:《关注社区设计及社区再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时代建筑》2019年第1期。

[20]Atelier Starzak Strebick:《波兰波兹南市马耳他艺术节临时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5期。

[21]陈义勇:《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活动量的影响因素》,《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6年第2期。

[22]何疏悦,朱阳,张靖婕:《社会互动理论对城市景观营造的影响研究》,《艺术科技》2019年第11期。

[23]武欣:《道路回归街道,从生活出发定义城市风景》,《建筑技艺》2019年第3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人性化为中心,在国内外的实践研究和各学科理论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典型性事实案例,探索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存在的种种现实困境并提出更新优化方案。

二、研究手段

(1)理论研究

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和批判性吸收,横向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必要阐述与界定,纵向贯穿人性化的概念与认识,为论述提供理论支撑。

(2)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

通过比较国内不同城市以及国内外实践案例研究成果,为探讨影响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可能因素及方案优化提供事实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