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现阶段最活跃、技术更新最快、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先导性、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抓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大机遇,发展成效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万亿元,较2010年的63945亿元增长61.1%,四年间年均增速12.6%。2014年我国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等主要整机产品产量分别达1.4亿台、3.5亿台和16.3亿部,分别约占全球总产量60%、70%和90%。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789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3.5%。然而,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我国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但自主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突破,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ict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渗透更加深化,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需求保持持续旺盛的趋势;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技术和集成应用导致新业态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垄断与细分市场多样化并存。
因此,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参阅国内外关于收益质量评价的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以往采用的收益质量评价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分析影响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重要因素,尝试建立更切合电子行业实际情况的收益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评价,了解中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对其收益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其未来收益趋势。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本文运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对该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收益质量评价,并结合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预测其未来一段时期的收益质量,并对完善我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给出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五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 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30 之前 完成选题
3.20 之前 完成开题报告
5.23 之前 完成论文各阶段性报告(论文初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袁淳.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
[2]赵彦锋.全面收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对接[j].财会通讯 2010(3):136-137
[3]程翠凤.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1(15):36-3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