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24 10:57: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贯穿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确保企业有序、顺利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诸多管理实践,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的所有管理实践都必须整合在内部控制体系之内。因此,研究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控制强度和管理水平,使内部控制体系在制度上成为企业的良性运行提供保证的必经之路。

同时,随着大众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实践发展已经到了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相融合的新时代。尽管目前在我国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但经济逆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环境变幻莫测,企业内外部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与威胁,极大地增加着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

因此,本文以国际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突破以往大多数公司治理的视角,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研究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以提高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理论完整性的同时,为我国企业及时识别和控制所面临的风险,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实践借鉴,将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在精读、梳理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其次分析了当下我国企业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内部控制建设与实践的具体情况,探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本原因;接着本文试图借鉴中国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的原则,按照企业特征、战略定位、风险点以及控制点四个步骤的思路构建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以农业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的详细分析给出结论,为企业搭建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指明方向、提供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原则,按照企业特征—战略定位—风险点—控制点四个步骤的思路构建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以农业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写作提纲: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一)风险管理理论

(二)内部控制理论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三、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二)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三)成因分析

四、构建风险管理导向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獐子岛为例

(一)集团简介与事件回顾

(二)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三)集团风险管理分析

(四)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分析

五、结论与展望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尚早, 随着其内部控制方面不断涌现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相继针对该领域展开研究。Zexi Y(2016)等认为随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不断滋生, 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有效的延伸内部控制的范围, 首先要加强企业组织形式的转变;其次要将内部控制的范围从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最后将企业的内部控制细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Xiaohong D(2018)则指出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分为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以及会计系统, 通过对上述控制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 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晚, 其研究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与企业审计的内在联系等方面。陈瑶(2017)认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进而有效的避免物资的损坏和浪费等现象的滋生。朱一茹(2016)认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的产生及其发展存在诸多的内在联系,而中小企业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显得不到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底: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2月底: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工作

3、2022年1月—3月:完成初稿

4、2022年5月底:完成论文修改

5、2022年6月底:完成答辩环节

5. 参考文献

[1] Zexi Y,Guifen S.Construction Strategyof Enterprise In ternal Con trol Framework in In forma tiza tionEnvironment[J].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2016,25(67).

[2] Xiaohong D,Guangli W.Research on the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of“Internet ”[J].Businessamp;Economy,2018,52(54)

[3]陈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05):134-135 141.

[4]朱一茹.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5-6.

[5]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04):3-12.

[6]白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一个职能论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2(03):46-54.DOI:10.16158/j.cnki.51-1312/f.2012.03.013.

[7]孙支南,王超辉.论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高教探索,2016(01):16-19.

[8]李粮.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混改国企协调发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经济问题,2020(05):79-88 122.DOI:10.16011/j.cnki.jjwt.2020.05.014.

[9]陈关亭,黄小琳,章甜.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应用[J].审计研究,2013(06):93-101.

[10]郑伟,徐萌萌,戚广武.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及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6):100-107.

[11]余宛泠,王启源.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5(04):174-180.

[12]王稳,王东.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04):96-100.

[13]董月超.从COSO框架报告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J].审计研究,2009(04):94-96 80.

[14]赵息,苏秀花.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分析——基于企业风险和成本效益原则[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03):58-64.

[15]舒伟,左锐,陈颖,文静.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31(05):41-47.DOI:10.19331/j.cnki.jxufe.2018.05.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