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然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p2p暴雷、用户隐私泄露。面对不断加大力度的监管,蚂蚁金服表态将转型金融科技,并且在部分业务上作出了调整。
在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不乐观的背景下,蚂蚁金服扭亏为盈,前三季度的税前盈利超过了百亿元。根据2020年1月胡润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蚂蚁金服已经成为国内市值位列第五的企业。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拟在查阅和总结蚂蚁金服相关报告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相关理论,对蚂蚁金服当下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然后评价蚂蚁金服的竞争力,探讨蚂蚁金服的盈利水平和环境风险。
预期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研究总结蚂蚁金服的实际状况,从总体去把握蚂蚁金服的发展水平和动向趋势。根据利用财务和非财务分析得到的结论,让普通用户和投资者明确收益和风险,为行业竞争者制定战略方案提供参考,为监管者提供政策调整的方向。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熟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定义与分类,了解该行业的相关理论,利用万方、清华同方cnki等数据库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将各学者对于蚂蚁金服的理解和认识进行比较、归纳和分析,科学借鉴学者的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2、分析2014-2019年蚂蚁金服运行模式的变化和创新,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蚂蚁金服自身的调整,总结出蚂蚁金服现行的运行模式;
3、对蚂蚁金服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利用pest模型分析蚂蚁金服的征信服务板块,利用swot模型分析其第三方支付服务板块,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评价其理财服务板块;
4. 参考文献
[1]张小明.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钱程.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探析[j].金融天地,2016:307.
[3]刘辰.互联网金融的功能、运行模式、风险识别及发展的制度设计[j].金融天地,2016.
5.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2-03至2022-02-10,教师下达任务书,明确选题;
第二阶段2022-02-11至2022-02-20,利用实习机会完成论文预研究,收集实证资料,进行调研;
第三阶段2022-03-21至2022-03-30,进行前期研究,完成前期研究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