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10-27 11:35: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股票期权,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股票期权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避免当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对企业经理人员薪酬的侵蚀而采取的变通措施。据报道,全球排名前500家的大工业企业中至少有89%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美国硅谷的企业也普遍采用了此种制度。近20多年来美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种长期激励制度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的含义,原理以及其激励逻辑的研究,探讨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通过对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状况的对比,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的设计特点,讨论方案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思考股票期权发挥激励作用所需的内外部的保障,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与我国公司息息相关的股票期权改革的相关思路。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对企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我国企业实施激励性股票期权的运行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我国的股票市场兴起较晚,对于股票期权的理论研究很不成熟,张晗①(2013)西方股票市场的兴起比较早,从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结论有所不同,首先在股票期权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方面,理论界形成了两者之间利益趋同假说和经营者御假说;其次在股票期权对企业价值影响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股票期权的比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但这个比重在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观点。我国股票市场兴起比较晚,我国的学者对股票期权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样本选择和数据选择方面也没有国外的丰富,数据的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商榷。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偏向于股票期权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方面,研究成果和国外学者基本一致,主要形成了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观点;在股票期权比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面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结论,同时对股票期权出售期限和发放对象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方面也有所匮乏。

我国在践行股票期权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以期达到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郑晓玲②(2010)为提高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经理人期权价值不等于公司期权成本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的实践有如下启示:

1.董事会及薪酬委员会的董事们在制定高管人员薪酬计划时,要正确认识激励期权的成本是期权的机会成本,是一种昂贵的薪酬表达方式,上市公司应该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合理地估计期权的公允价值并作费用化处理。薪酬委员会理解期权的成本和经理人期权价值可能会不一致,这是能否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期权激励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外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我国现行股票期权以期达到激励作用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如何改善企业股票期权的方案,增强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定量分析法(主要是定性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