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强。为了争夺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企业将注入大量的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当企业的自由资金不够时,融资便成了很好的渠道。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具体变现为融资偏好。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相比于国外的融资偏好来说,我国的上市公司融资时普遍首选股权融资,而较少采用债务融资,表现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偏好虽然是企业融资行为的一种,但却是一种极端的融资行为,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已经对其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以及它的影响因素作全面的分析,为未来合理的融资结构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现状及其影响
1.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于早期的净收益理论,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假设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件,提出了mm理论假设,西方的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从mm理论开始,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学派,如:自由现金流量理论、融资有序理论、均衡理论等等。
我国学者对我国融资偏好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黄少安等(2001)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刘星等(2004)在对myers融资优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首选股权融资,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在债务融资顺序中,上市公司更加偏好短期负债融资而非长期负债融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以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以及它的发展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5. 参考文献
[1]刘力军.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
2005(9)
[2]李锋,任冰霞.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8(9)[3]王海青.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专业研究,2005(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