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第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数字经济和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刑事诉讼理论和诉讼方式,在刑事司法领域,数据信息业已成为推动刑事案件侦查的动力源。
2013年1月1日起,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共同被列为第八种刑事诉讼证据,正式成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类型,我国的证据制度也作了重要的修改。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法律与科技相结合的证据领域新生儿,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在学者们为其探索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电子数据应用率不高、取证涉及侵犯个人隐私、鉴定标准不统一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问题:一、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基本理论(一)电子数据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概念的区分1、电子数据的基本概念2、电子数据证据与计算机证据3、电子数据证据与数字证据4、电子数据证据与视听资料(二)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特征1、内在实质上的无形性2、外在表现上的多样性3、客观真实性4、易破坏性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立法方面1、现行立法观念落后2、缺乏专门性法律3、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二)司法方面1、难以确定犯罪现场2、缺乏专门的取证技术及人员3、电子数据在收集提取的过程中与公民权的冲突4、电子数据证据保全难度较大5、缺乏统一的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三)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国外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应用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和思考(一)国外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应用研究1、英美法系对电子数据的应用研究2、大陆法系对电子数据的应用研究(二)国外电子数据证据规则对我国的借鉴四、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应用的建议(一)立法方面1、转变立法观念,巩固电子数据独立证据地位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司法方面1、强制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电子数据记录2、完善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加强电子数据取证队伍建设3、平衡司法权与公民权的冲突4、完善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证据保全制度5、统一电子数据鉴定标准研究方法:结合本课题的特点和本科阶段论文的可行性,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文献研究法:指围绕课题,通过查找、阅读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与掌握研究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通过对知网上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博硕士论文、重要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料,数字图书馆相关数字专著、图书馆相关专著的梳理、阅读与综述,作为本论文的主要概念及理论的来源,并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进行思考,提出本论文的观点。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