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79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探究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这一现实问题。
通过研究网络普及的环境下,舆论对司法审判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现状,对司法审判是否应受其影响提出观点,并立足于司法独立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理论,探求处理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的合理规则。
意义: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既是独立性的司法,也是回应性的司法,完善司法审判程序本身的技术灵活性以增强审判活动在处理社会冲突上的能力,积极回应民意对司法的公正期待和正义需求,提升司法权威,消解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负面影响,实现审判权与网络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附件: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首先结合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经典案例,阐述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利弊;其次阐述司法独立原则的本质、其现状以及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各类观点,结合现实指出国内舆论动摇司法审判背后暴露的问题;第三,分析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总结以得出如何缩小对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评判差异的方法;最后立足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理论,探究处理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关系的合理规则。
(1)准备阶段2018年12月30日~2月10日(2)撰写阶段2019年2月11日~3月29日(3)修改阶段2019年3月30日~5月20日(4)答辩阶段2019年5月27日(5)归档阶段2019年6月10日~6月16日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的看法大多是从问题表层针对网络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监管力度不够的法规层面等来提出方案试图解决其与司法独立审判的矛盾,夸大和高估了网络媒体在造成舆情审判中发挥的实际作用,而很少涉及问题背后的根源性原因,本文将通过研究经典涉舆案例,分析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利弊,并立足于司法独立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理论,探求处理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关系的合理规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