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行民法中人身权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开题报告

 2021-08-14 02:28: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和意义:

在如今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关系日益密切,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这样的局面虽然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导致了人身权遭到侵害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维护人的社会主体的资格,必须强化人身权的保护力度,完善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体系。法律一方面要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更要保障人的社会主体资格不能受到侵犯。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形式的多样化,造成人身权伤害的也有很大不同,如环境污染、工业事故、高新科技的应用等都会给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致使某些侵害人身权的行为变为可能。人身侵权的形式多样化要求法律对人身保护更加全面化,要求在处理此类案件的时候能够有法律依据。

现行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中明确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但在现行民法中更多的注重对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的保护和调整,对民事主体的人身权保护不足。在传统民事权利体系中,不存在与财产权等量齐观的独立人格权,民事权利仍然以财产权为核心,整个民法基本上基于对财产权的保护而构建自身的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权的逐步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重视个人感情和感受对于人存在的价值,重视精神创伤、精神痛苦对于人格利益的损害。这些社会发展趋势和传统民法中的不足和弊端都要求我们加强对人身权的保护和立法上的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主要内容和目标:

(1)主要内容:此次毕业论文将围绕“论我国现行民法中的人身权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这一选题展开,首先导入研究背景;再进一步概述人身权这一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将会分别概括身份权和人格权的基本情况。并且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建议。第三部分会阐述人格权商品化的这一主流趋势。这部分包括人格权商品化的原因、国外主流立法模式最后重点阐述我国应如何顺应这趋势完善相关法律和解决建议。

(2)目标:其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诉求和世界国际主流立法模式,研究如何促使人身权的完善的立法模式;其二,分析我国现行民法中人身权的缺陷;其三,探究如何使人身权得以确实保护,提出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2015-12-15~2016-01-08):选题定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第二阶段(2016-01-08~2016-01-15):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6-01-16~2016-05-20):撰写论文,并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王利明.论人格权商品化[j].法律科学,2013(04).[2]宋杨.身份权基本理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3]郭民瑞.人格、身份与人格权、人身权之关系———兼论人身权的发展[j].法律论坛.2014(10).[4]郑权.我国亲属身份权制度探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5]朱晓峰.人格立法之时代性与人格权的权利内质[j].河北法学.2012(03).[6]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02).[7]鲁晓明.论利益损害赔偿责任中的风险控制[j].法商研究.2012(04).[8]胡平仁,梁晨.人的伦理价值与人的人格利益——人格权内涵的法哲学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04) .[9]张作华.认真对待民法中的身份——我国身份法研究之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04).[10]王利明.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04)[11]王利明著.人格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钟国才,张继承.身份权类型的理论认识与评价——基于类型化思维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3]赵亮.居民身份制度与身份权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4(12)[14]郭鸣.论亲属身份权的侵权法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 2010(03)[15]方乐坤.论身份权的精神内涵[j].公民与法(法学版). 2009(06)[16]田丽华.身份权的内涵和外延[j].法制与社会. 2008(19)[17]杨康乐.试论身份权的立法保护[j].法治研究. 2008(08)[18]刘于良.认真对待身份权——以身份权的存在基础为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9]clare sullivan:digital identity, privacy and the right to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 review: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2013, vol.29 (4).[20]michael stephan gibbons.islanders in community: identity negotiation through sites of conflict and transcripts of power[j]. island studies journal,2010,5(2).[21]j. vossaert,j. lapon, b. de decker et al.user-centric identity management using trusted modules[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2.[22]g. stefanics.violation of a probability-based hand-identity ru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12,85(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