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7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人自己采用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
这种保护措施由于是由当事人自己采取的,因而又被称为自我保护或者自我救济。
权利主体采取一定的方式保护其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力本身的属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内容本文从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的方式方法以及可操作性出发,对比中外关于私力救济的规定,深刻剖析我国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的优点与不足。
通过与外国相关制度的对比,再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私力救济制度的发展提出构想。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明确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概念还有类型以及形式,明确该行为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基础其次,探讨研究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特点,总结各自的优劣。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外早有私人或半私人的执行体制,比如在法国由专业人员,如律师来从事执行工作,如同私人企业一样运行,但严格受到国家控制。
而从美德两国的民事执行状况则可大体得知西方法治国家民事执行的方式,即在公力救济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允许私力救济在民事执行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私力救济进行规制。
当前我国民事执行中私力救济的现实状况:目前民间收债公司等私人机构已存在多时,并且早在实践中证明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从事债务催收和侦探调查等法律咨询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接受债权人(多为企业) 的委托调查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并以债权人的名义采用亲自催讨等方式向债务人收债。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2017年10月:完成选题工作,并就选题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2017年11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明晰研究内容、方向、目的,完成开题报告;2017年12月下旬:初步收集和查阅论文所需的各项基本资料,并加以分类、筛选和总结;2018年1月2月:根据提纲和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完成初稿;2018年3月:根据导师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善论文内容,优化论文结构;2018年4月:进一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以及相关的外文文献翻译工作;2018年5月:准备论文答辩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