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犯的未遂开题报告

 2022-09-01 18:14:59

全文总字数:138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刑法领域中,共同犯罪、集团犯罪作为一种常见的犯罪现象,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共同犯罪中共犯的行为在共同故意的支配下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一般大于单独犯罪,相应地共同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也比单独犯罪复杂的多。尤其是共同犯罪的犯罪未遂问题,更是中外刑法学界颇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在单独犯罪中,犯罪人的未遂只要具备犯罪未遂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可予以认定,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结合成为同心一体的局面,因此共同犯罪未遂的认定自有区别于单独犯未遂的显著特点,每个行为人犯罪的未遂并不一定就是整个共同犯罪的未遂。共同犯罪未遂定罪根据、各共犯刑事责任的认定以及共犯之间不同犯罪形态的并存问题,都是共同犯罪未遂急待探讨的问题。

讨论共同犯罪未遂的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共同犯罪人的定罪和量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

共同犯罪的未遂涉及到共犯和犯罪未遂两个概念,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对共同正犯的未遂、教唆犯的未遂和帮助犯的未遂展开论述。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共同犯罪中各共犯或者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或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共犯的行为不可能都齐备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既然如此共犯未遂的情况下共犯的获罪根据是什么,各共犯该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共犯之间不同的犯罪形态是否可以并存这些都是共犯未遂急待探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在共犯的成立上,国际上的趋势是趋向于独立性。虽然在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刑法理论界,承认共犯的从属性是通说,但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中,还有不少国家基于共犯的独立性,采用的是单一的正犯体系,极端的甚至不承认正犯和共犯的区别。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各种学说,加以汇总整理并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