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16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片面共犯是刑法理论届争议较大的概念,其争议的焦点在于应否承认片面共犯具有共犯的性质、片面共犯的种类以及片面共犯的刑事责任追究等方面。
加之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片面共犯概念,这些都给片面共犯理论的学习、研究造成了困难,同时也无法为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片面共犯定罪处罚提供一致的理论依据,不利于正确定罪量刑,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传统共同犯罪理论在处理各种新型复杂多人犯罪案件时往往表现出束手无策,一些案件单凭刑法中共同犯罪的规定很难处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片面共犯产生于大陆法系中的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理论纷争之中,犯罪共同说否认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行为共同说肯定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
鉴于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片面共犯的概念,且长时期受犯罪共同说的影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片面共犯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虽然目前中外刑法理论界对片面共犯的性质仍存在很大争议,但这并不能从客观上否定片面共犯作为犯罪形式的一种而存在,更无法回避片面共犯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后。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外对于片面共犯的理论争议:共犯一词出自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理论。
在日本刑法典中对共犯的定义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的,皆为正犯。
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及其理论中,共同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第一章片面共犯的理论渊源。文章开头从片面共犯的理论渊源切入,通过介绍国外关于片面共犯的理论争议,即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对立以及大陆法系关于片面共犯的刑事立法内容,分析了片面共犯在国外产生的情况,为下文作铺垫。第二章片面共犯的概念及其性质界定。该部分首先就片面共犯的概念认定方面,主张主观意思联络的特殊性是认定的关键,分析了正犯与共犯的关系、比较了片面共犯与近似概念的区别其次,在性质界定方面,从我国刑法基本理论角度分析了肯定说与否定说,并提出笔者支持部分否定说否定片面的实行犯成立共犯的原因,并从行为人主观方面分析了片面共犯的性质。第三章片面共犯的成立条件。该部分通过介绍犯罪构成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并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片面共犯的成立条件。第四章论述片面共犯的存在范围及种类。该部分将片面共犯分为片面的帮助犯与片面的教唆犯两种,并以帮助犯、教唆犯概念为理论出发点,分析片面的帮助犯、片面的教唆犯相比较于帮助犯、教唆犯的特别之处,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片面共犯分别以案例形式加以分析。第五章片面共犯的刑事责任。该部分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解释了片面共犯刑事责任追究的依据,并提出片面帮助犯、片面教唆犯的刑事处罚原则。作为对比,对片面实行犯中的行为人主张分别以单独犯罪论处的原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