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制中的父债子还制度开题报告

 2022-07-07 22:28: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220;父债子还天经地义#8221;这一俗语作为中国民间债务担保的原则被人们广为接受,究其根源,这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同财共居、家长专管不无关系。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乡土社会的特点是#8220;富于地方性#8221;,即#8220;他们活动的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这孤立的社会圈子#8221;。

在这样的熟人社会里,#8220;父债子还#8221;这种制度作为普遍的原则乃至被认为是一种习惯法自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分析#8220;父债子还#8221;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不同情况,阐明#8220;父债子还#8221;这一制度的发展历程,尝试论证这一制度背后的社会价值并论述现代法律对这一制度进行继承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中国古代家庭财产的转移是以分家析产的形式,这与继承是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可能是对中国古代#8220;父债子还#8221;制度中,#8220;子#8221;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刻板印象,学界对此制度探究不多。

但是有一个观点是大家都认同的,由于在古代社会生产中,家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而#8220;父#8221;作为家庭的管理者,其债务更多的视为整个家庭的债务,当#8220;子#8221;代替#8220;父#8221;时,#8220;父债子还#8221;自然天经地义。

从债务承担角度来讲,事实上家庭才是债务的承担者,当家庭作为独立主体始终存续的时候,债自然不会归于消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月5日至1月18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请教老师等方法,明确#8220;父债子还#8221;制度的具体概念和运行机制,并准备这一制度在不同朝代具体体现的详细资料;第二阶段:2022年1月19日至2月8日,运用比较法分析#8220;父债子还#8221;制度的发展历史,对比前后朝代相关法律在这一制度上的不同与相同点,并试图寻求这些变化的原因;第三阶段:2022年2月9日至3月1日,将中国古代法制中的#8220;父债子还#8221;制度与现代民法中的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利弊进而提出个人的观点;第四阶段:2022年3月2日至3月19日,对全文总结并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对全文进行修改。

整个撰写过程中,可以向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人征求意见,及时注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做好自我提醒。

5. 参考文献

[1]张书颖,刘路英.评民间继承习惯之#8220;父债子还#8221;[J].知识经济,2008,10:15-16.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3]孟俊红. #8220;父债子还#8221;的法律问题分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18-120. [4]杜江涌. 遗产债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 [5]郭海峰. 财产继承视角下的民间法[D].山东大学,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