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水足迹核算初步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3 20:56: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概况 水足迹(water footprint)由hoekstra于2002年在water footprints of nations一文中基于虚拟水(virtual water)的概念提出(hoekstra,2003):任何己知人口(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真实水资源数量,可以从产品、消费者、消费群体、厂商、特定地理区域和人类几大维度分别定义。

该观点将生产、生活用水置于产品供应链中考虑,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相联系,提示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与生产、消费产品的类型和数量密不可分,引起了较大反响。

水足迹可被视为有别于传统取水指标的水资源占用的综合评价指标,用于衡量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直接用水与间接用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与内容首先,从国内外角度对水足迹和虚拟水的研究进行回顾,就南京市水足迹研究提出新的目标与方向。

其次,分析南京市的地域概况。

包括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水资源利用现状等,并利用基尼系数揭示南京市水资源与人口、gdp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首先应用文献分析法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掌握水足迹的研究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其次通过规范分析法分析南京市水足迹及水足迹评价指标,来揭示南京市水资源的利用特点,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再通过基尼系数法分析南京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现实概况;最后利用gm(1,1)灰色预测法来预测南京市未来工业节水潜力等。

技术路线 可行性分析课题方向符合时代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先前学者关于水足迹的研究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对单个城市的水足迹也鲜有研究。

本课题拟将水足迹的理论方法引入到城市水资源系统中,以城市水足迹定量表示城市的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由此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管理提供合理的对策建议。

此研究课题创新性运用了经济学中基尼系数法和gm(1,1)灰色预测法等科学性计算手段,对南京市水足迹的时空分布和预测前景做了系统性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年1月,查阅2006-2015年《南京市水资源公报》,收集并整理南京市历年水资源总量、各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等基础数据;检索《南京统计年鉴》,得到南京市各区一二三产业产值、各种农作物、动物产品产量、年末耕地面积等数据;搜索并整合其他参考文献中关于南京市各类农作物和动物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的数据。

2017年2月,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并通过导师审阅。

2017年3-4月,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与导师交流意见,提出修改方向,确认所用研究方法或计算模型与研究课题相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