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三山岛景区地学旅游产品开发策划A开题报告

 2022-04-15 20:05: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地质公园和地学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始的较早,且特别注重地质遗迹的保护和科普价值。

在理论研究方面,sturm对地质遗迹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只有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景观才可被称作地质遗迹。

komodo则对地质遗迹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充,他认为地质景观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学欣赏价值和历史、考古的文化价值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结合旅游总体规划的系统要求,以旅游产品为专题对苏州东山镇三山岛进行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1. 综合背景调查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发展现状等;2. 全岛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包括资源空间分布、利用情况(现在开发旅游产品)存在问题等;3. 对景区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对全岛地学旅游产品进行体系设计;4. 创新旅游品牌,特色策划市场运营方案。

2.2 预期目标1.完成实习报告:《苏州太湖三山岛景区地学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实习报告》2.设计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8000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1. 主要设备:计算机2. 主要软件:autocad、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等3. 主要资料:参考论文、书籍和期刊。4. 主要研究方法:① 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与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地学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文献和书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找出与本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开展调查分析。② 调查法 用了实地调查法,以苏州太湖三山岛景区内的科普旅游资源为调查对象,对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记录准确的对景区资源进行整理分析。③ 案例分析法

全区苏州太湖三山岛景区进行研究,来探讨地学旅游产品和科普旅游的开发设计手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3.2 研究步骤 本次研究以三山岛场地的资源背景分析为基础,以岛上地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为主题,附加景区的策划运营为保障,研究框架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尹泽生,陈田.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6.[2]李晓功.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J].区域经济.2008(534).[3]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劳瑞(著),张丹(译).景观设计学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5]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生态学报.2002.[6]洪映,陆林.新时代背景下的浙江省旅游产品提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张玉香.体验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报).2008.[8]朱易兰,谢春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参照下达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2. 第4周~第6周: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初草设计方案及说明书(论文)详细提纲;3. 第7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规划说明书初稿、二草设计图纸;4. 第10周~第12周:补充调查资料,修改规划说明书与图纸;5. 第13周~第14周:继续修改说明书(论文),完善所有图纸、文字,以及外文翻译;第15周~第16周:定稿,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