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背景
党的十八大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受我国国情影响,“美丽中国”目标达成的第一步毋庸置疑是建设“美丽乡村”。首个能够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也于2015年6月被正式颁布,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方向性的技术指导。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出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园” “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时代乡村发展突破性创新的思维模式,将农村资产进行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在深入理解城乡一体化理论、熟悉苏州市美丽镇村建设以及对上位规划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村域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水系等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对现状资料的分析,基于村庄地形条件、经济发展条件、村庄布局、村庄风貌等,对村庄建设发展进行定位,结合村庄发展目标,以构筑村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村庄特色,编制美丽乡村规划。
2.2 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本文准备阶段整理美丽乡村规划相关的资料,包括期刊、学术论文、报纸、相关书籍、网页以及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对现阶段规划原理、步骤及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探究三者之间的联系以获取经验。
4.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30(11):1947-195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2022-3.1—2022-3.7)
熟悉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规范、技术路线及其主要设计内容;
(2)第2-3周(2022-3.8—2022-3.21)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