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设计背景
美丽乡村:加强领导,实施规划。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农业部开展了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
我国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8年2月,农业部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各地提供了范本和借鉴。4月,浙江省颁布我国首个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不仅指导和规范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而且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各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制定政策,强化保障,启动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我国的美丽新乡村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缺少科学规划指导,公共设施相对薄弱,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农民认识存在偏差,缺少支柱产业支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城乡一体化理论、熟悉苏州市美丽镇村建设以及对上位规划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村域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水系等进行现场调研。
本课题需要学生通过对现状资料的分析,基于村庄地形条件、经济发展条件、村庄布局、村庄风貌等,对村庄建设发展进行定位,结合村庄发展目标,对村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以构筑村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村庄特色,编制美丽乡村规划。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实地调研:对村庄进行现场调研,了解村庄基础条件,并查阅和整合资料;
-
案例分析:搜集美丽乡村规划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借鉴,结合新幸村的自身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
问卷调查:针对新幸村的基本情况对村民进行意愿调查,了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30(11):1947-195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2022-2-24—2022-3-1):熟悉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规范、技术路线及其主要设计内容;
(2)第2-3周(2022-3-2—2022-3-15):村域经济、人口、环境、用地现状分析;
(3)第4-5(2022-3-16—2022-3-29):完成现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