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背景:
-
宏观背景
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萌生“生态城”的诱因。生态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当今城市中普遍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等综合的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发达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进行着重要而执着的实践,被认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如日本北九洲市、巴西库里蒂巴市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 重点研究内容:对苏州西部生态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用地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找出苏州西部生态城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预测人口数量,提出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各类用地规划。
- 规划文本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 调查研究法:对苏州西部生态城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搜集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全面正确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 定量与定性分析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苏州西部生态土地利用发展进行“质”、 “量”方面的研究。
- 经验总结法:搜集生态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苏州西部生态城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 吴志强、李德华等,《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苏州西部生态城“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苏州高新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苏州西部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
- 苏州西部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
- 第4周~第5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设计论文详细提纲;
- 第6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规划说明书初稿、基础图纸;
- 第10周~第13周:补充调查资料,修改说明书与图纸;
- 第14周~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完善所有图纸、文字;
- 第16周:定稿,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制作答辩PPT;
- 第17周:准备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