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宏观层面
美丽乡村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美丽乡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带领农民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1]。
2013年,为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同年确立了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10月,农业部、中农办、环保部、住建部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召开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序幕,同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201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公布,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定标准作出了具体规范,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9个部分[2]。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参考相关案例,了解美丽村庄规划建设的含义及内容;其次,进行现场调查后,了解港南村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对照美丽村庄建设指南,找出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整合资料,对今后的规划作出发展定位;最后,根据发展目标,逐渐对村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作出相应规划方案,不断修改完善。
研究框架:
第一章绪论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访谈、问卷调查法。对港南村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内以及其它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4.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
[2] 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9-74.
[3] 人民网江苏视窗:http://js.people.com.cn/gb/360446/363035/370873/index.html.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实习周(2022-01-09~2022-01-13;2022-02-20~2022-02-24):阅读指导教师所给的文献资料、图纸,进行实地调查,并着手撰写实习报告;
(2)第2周(2022-02-27~2022-03-03):熟悉美丽村庄建设规范、技术路线及其主要设计内容;
(3)第3-4周(2022-03-06~2022-03-17):村域现状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