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2015年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2015年江苏省颁布的《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采用得到严格管理,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到203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阳澄湖是苏州人民的母亲湖,她不仅是苏州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 特别是阳澄湖大闸蟹闻名海内外,而且也是苏州市区、昆山市及沿湖乡镇一百多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苏州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等都十分重视阳澄湖水源水质达标问题, 2016年苏州市政府颁布《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对阳澄湖水质的保护力度。监测资源表明, 阳澄湖水源水质近几年有所好转, 但效果不明显, 距集中饮水水源水质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即通过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出版物等,认清地区水质规划的具体概念以及主要研究方法。查阅国家省市近期有关水质的条文规范。
(2)实地调查法,即在条件允许下,对本规划目的地实情进行观察,采用测量、询问、记录等方式,保证收集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建设规划的编写提供有效基础资料。
4. 参考文献
[1]陆桂华,马倩.2009 年太湖水域“湖泛”监测与分析[j].湖泊科学,2010.
[2]陆桂华.太湖水域湖泛及其成因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9.
[3]徐慧,崔广柏.太湖供用水现状及形势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6年12月10日:师生交流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的工作方法;
(2)2016年12月25日——2022年1月24日:毕业实习;
(3)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10日: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