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2012年10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首次被纳入五年计划。至此,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由上至下在全社会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并由此,各省份相继开展了积极的实践部署与工作。
在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号召下,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市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14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规范一经出台,便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了积极响应,各行政区划纷纷投入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初步成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村庄概况与现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新巷村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b.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以及发展成功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新巷村美丽乡村规划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4. 参考文献
[1]黄磊,邵超峰,孙宗晟,鞠美庭.《“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天津:生态和社会,2012:392-398
[2]张宇翔.《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4:48-51.
[3]黄燕.《美丽乡村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湖南:全国商情,2014:77-7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2月10日:师生交流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的工作方法;
[2] 2022年12月25日~2022年1月24日:毕业实习;
[3] 2022年3月1日~2022年3月10日: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