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指出的在加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生活空间上要宜居适度,在生态空间上要山清水秀,在生产空间上要集约高效,总体国土开发空间要优化提升,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是苏州吴中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在经济上,不仅是发展的排头兵、重头兵,更是城市风貌的最佳展示园。同时在地理位置上,越溪街道位于苏州明珠太湖的作用之地,坐拥太湖风景,北靠旺山景区,环湖背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在保证越溪街道生态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对越溪街道的社会经济进行发展,建设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目的与意义: 按照“保护为主、应保尽保、科学评估、合理布局、分级管控、强化措施”的思路和原则,以保护为主,监督为辅的方针,重点保护越溪街道境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太湖保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等对越溪街道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区,并对越溪街道的枕头规划范围区进行规划安排,特此编制此规划。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越溪街道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整合,了解越溪街道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劣势。在掌握越溪街道的基本生态情况下,以重点水域岸线,重要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水源涵养区等生态保护因子的叠加产生街道的敏感区,分析适宜建设的区位环境,在适宜建设的区域内分析建设现状,以现期建设现状为主要基准点,划分街道功能分区,确定街道重点项目工程的位置与规划条件,在生态合理布局的规划上,布局生态产业,使街道产业的发展适应于街道生态构架,利用科学的规划方法与步骤,实行有效的生态技术手段,以生态发展为前提,经济发展为助动力,对街道内部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对街道发展良好之处进行提升。
预期目标:形成一个集生态布局合理化,生产空间提升优化,生活空间宜居适居化的具有生态发展优势的街道格局。在已有资料的垫底上,形成整套规划方案,让街道符合江苏省环保厅生态文明示范街道建设要求,成为生态格局布局合理,生态产业循环发展,生态建设方向明确,生态环境宜居的生态新型城市。
研究大纲: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4. 参考文献
- 刘培培. 小城镇生态规划理念研究 [j]. 万方数据, 2017, 1(2): 1-1
- 王锦旗. 太湖地区村落生态规划模式探讨[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11(5): 1329-1333
- 马道明.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模式与框架研究[j]. 生态环境, 1006-3862(2007)04-0054-05
- 刘桂英.王德成.王志琴.阚玉文.廊坊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探讨[j]. 河北林果研究, 1007-4961(2005)04-0396-04
-
施军峰.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j]. 环境工程设计, 1007-9467(2017)05-0139-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进展,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
2.第4周~第6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件,完成论文详细提纲;
3.第7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