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注和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理念也与时俱进地应运而生。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2018年3月,全国两会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宪法,生态文明建设已趋向法制化、规范化。江苏省委、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2.0版本,出台“两规程两体系”。
常州市一直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绿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水平指数持续位列江苏省第一,并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此基础上,溧阳政府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溧阳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并通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快实现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宏伟目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对溧阳市戴埠镇现场调研及基础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分析戴埠镇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从而找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重点在戴埠镇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制度建设做出具体规划,以此引导戴埠镇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考文献法
4. 参考文献
[1]何为,韩宝平.基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的生态镇建设探讨—以徐州市大沙河镇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5):93-96.
[2]高爽,董雅文,祝栋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镇域空问资源管控研究—以南京市竹镇镇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1):97-105.
[3]赵清.英国莱斯特低碳生态镇规划策略及其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14(3):54-5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进展,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
(2)第4周~第6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件,完成论文详细提纲;
(3)第7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