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世界及我国湿地简介
湿地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之肾”,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湿地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1)前期的理论研究:掌握湿地公园的含义、作用、内容、类型和方法;总结当前我国湿地特别是苏州市周边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内容、设施、目的、管理、效果及一些不足的地方;了解勘察三角咀湿地公园的现状特征,对该湿地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敏感性做出评估;
(2)通过对三角咀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前期查找的资料做出当前湿地的swot分析,确定规划理念和对本公园规划时的要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三角咀湿地公园经济、自然、人文等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国内外典型湿地公园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内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三角咀湿地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规划;
4. 参考文献
[1] 汪辉,欧阳秋.中国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实践现状[j].中国园林,2013(12).
[2] 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2009.
[3] 秦佩,韩慧丽,贾宝华,田国行.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以郑东新区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09(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 0-1 周:文献研究、课题实地勘察、案例参观,撰写文献综述。
第 2—5 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一草成果。
一草提交成果:区位分析图、现状条件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规划结构分析图;文献综述。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