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设计背景
(1)国家层面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总书记还强调了城市改建与历史遗产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接下来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指明了方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原先大规模城市建设、新城新区规划势头在减弱,质量摆在了各地政府城市规划发展的首位。曾经的新城大规模扩张转为土地集约化发展,“旧城改造修葺,古城保护更新”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课题便是基于当前古城历史保护更新的规划思潮下,以苏州古城中艺圃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古城保护经验,探索艺圃地块古街巷保护更新定位。
本次课题将从建筑风貌保护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景观小品规划以及保障措施几个方面着手,勾画艺圃地块的未来保护与发展蓝图。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以及政府网站问询等。对艺圃地块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苏州艺圃地块历史街巷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著作、网络等相关方式,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历史街巷规划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4. 参考文献
[1]袁泉 张炯 《历史环境中更新建筑研究——以苏州五片历史街区为例》——《华中建筑》第27卷2009 11
[2]王剑锋 《苏州桃花坞泰伯庙·阊门西街文化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江苏城市规划》2014年第5期
[3]虞林洪 金炜琛《保护 利用发展——关于苏州古城保护的若干思考与对策》——《江苏城市规划》2014年第8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第2周: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设计论文提纲;
2、第3周~第4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完成现状调查分析;
3、第5周~第8周:进行规划内容的设计、初绘图纸;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