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目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也是我国今后生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政府大力提倡生态建设的现今,规划也越来越朝着生态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大部分规划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而生态规划必然涉及到产业的转型,苏州在产业转型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也是基于此,此次对于阳光家园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也涉及到了产业的转型。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充分结合,打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规划设计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目标为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本规划的项目设计从整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形式、环境品质的把握,提升城市环境及区域环境,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我所采用的是注重空间布局与生态设计,以人文作为精神核心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并且参考其他地区做的比较成功的事例,有选择性得借鉴其中适用于此次规划的要素,并将其余苏州地区的建筑特色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小区。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牢牢抓住苏州地区居住小区的规划要求,并且结合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生态规划理论,加上自己的见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体现生态规划的理论, 又要突出苏州的水乡特点。
规划步骤是先对项目用地进行实地考察,将现有用地的各种要素都收集完全,然后根据“生态规划”这一目标,并结合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改造,最后得到成品。
4. 参考文献
[1] 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5-96.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64-491.
[3]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的设计[j].国外城市规划,2000,17(1):84-8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课题将在3月初进行,预计在3月第一个礼拜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调查规划地区现状,并进行当地居民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诉求,在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对规划区该如何进行规划做一个初步构想。
在有了规划的目标之后就可以进行规划类书籍的借阅查询了,这是一项很耗时耗力的任务,因此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内或许会受到书中内容所启发而对规划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预计会花费将近一个月时间。
在查询完所需要的书籍并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图件的绘制了。这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我的规划是先写完文本,后绘图,绘图的内容可以依据文本的改动而作出相应的改动,以防最后突然需要改变文本。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