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东环路是苏州市区中的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要道路,北起坝基桥,南至南环路,全长6.1km。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处于苏州老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分割线上,道路两侧存在较大的景观落差。这就需要在东环路的地块改造上体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融合,创造并展现新苏州气息的城市形象。
有关旧城改造的研究,在欧美各国,起源于二战后对不良住宅区的改造,随后扩展至对城市其他功能地区的改造,并将其重点落在城市中土地使用功能需要转换的地区。而其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我国旧城改造研究也有较长历史,有机更新是其主要理论与观点,认为城市发展如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过程,应通过不断地去除腐败的、不适应现状功能的部分,生长建造出符合现代生活的部分,但这种新的部分应具有原始结构特征。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注重生态环境和技术手段,更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美学原则的应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课题主要是对苏州东环路地段的地块改造,其区位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衔接地段。其建筑设施大多已经老旧或是不符合当地的需求,致使有些街角房屋出现空置的现象,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进行城市更新。
首先,是对所调查的东环路地块范围内的现状进行仔细阐述,结合网上调查资料及实地调研资料,对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合理预测,为以后的规划提供依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基于系统观的指导下,研究和处理其对象整体的规律的科学方法。同时,它也是本文所研究的思想基础。本文将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衔接地段置于整体的系统中考虑,结合多学科的视角,深入剖析苏州古城与新区衔接地段如何更新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才能延续古城的传统风貌。本文将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研究过程的始终。
2、参考文献法:通过图书借阅、电子期刊和硕博论文检索以及会议论文,研究报告、档案馆资料等的解读,掌握相关更新设计理论和方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丰富本文研究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1] 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5-96.
[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64-491.
[3]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的设计[j].国外城市规划,2000,17(1):84-8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第2周:在网上和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完成开题报告;
2、第3周~第4周:完善整理相关材料及图纸,完成现状调查分析;
3、第5周~第8周: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行规划内容的初步设计、初绘图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