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也有许多城市正在转变空间发展战略。纵观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总体来说,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国家战略构建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适应性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1]。按照弗雷(foley)的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应该包括结构要素、空间过程、空间形式和时间4个层面[2]。而伯恩(bourne)则是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个子系统整合成为城市系统”[3]。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基于分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及演化特征分析作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陈彦光等根据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状态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的weibull模型和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指数模型,建立了城市分形模型的理论基础[4]。m.batty与p.a.longley合作出版了《分形城市》,探讨了城市的边界线、土地使用、城市形态与面积增长等问题[5]。lbenguigui等研究了巴黎的铁路系统,发现城郊交通网络是枝状结构分形[6]。汤放华等运用豪斯道夫维数对长株潭“3 5”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测算其多年来的分维值,提出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体系的建议[7]。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注重于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创新、大都市区蔓延机理探讨以及城市分形理论的外延性拓展等[8-10],其研究对象的尺度也表现出微观化趋势,城市交通分割的各类地块成为基本的评价单元,城市空间结构分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进一步加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1)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时间序列的分析。
(2)武汉市空间结构演变相关维数分析。主要是利用相关分析,得出徐州城市各类用地的相关维数以及标度曲线,得到武汉市分形特性。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月22号—3月6号:毕业实习,搜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
3月8号—3月20号:完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3月21号—5月1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gallonab.thepattern[m].vannostrand,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y,
1993.
[2]foleyld.anapproachtometropolitanspatialstructure,inwebberm.m.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