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17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做了大量研究, 深入探讨了公园面积、周长、几何形状等外部形态特征、公园内绿地及水体比例等结构因子以及公园内部景观空间布局如绿地和硬质地表集聚程度等对其降温效果的影响 [4,5,6,7,8,9,10]此外, 在研究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时, 大多采用人为划定缓冲区距离计算公园周边的平均温度, 并与其内部温度进行比较研究, 或基于实地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特定公园对周边小气候的影响程度[4]。但是,不同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和建议,如一些研究发现了形状简单、分布集中的绿地斑块降温效果更佳的规律[10],但也有研究得出了形状复杂而分散的绿地温度更低、降温效果更强的结论[4,5]。因此,景观构型驱动热岛效应的贡献率仍不明确,关键景观构型指标亟待明确。除此之外,即便是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最终提出的建议却相反,如同样是得出了公园外围边界形状越复杂, 公园内外热量交流越便利, 公园对周边热环境影响力越强的结论,一些研究认为公园外围边界形状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降温效应,所以建议公园外围边界简单化[4],但另一些研究认为增加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将会促进公园景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程度的发挥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率[5],所以对公园的降温效应的理解还有分歧。即一部分人认为增大公园的降温效应是尽可能减小公园所在地的温度;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增大公园的降温效应是尽可能减小公园周边地区的温度。
从规模、组分到构型的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关联研究存在着递进关系,引入空间构型因子,可以更好地解读在特定规模的某一城市中景观组分与热岛效应回归参数未能解释的部分[1]。但是,景观空间构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一般弱于景观组分、气候条件乃至一些社会经济指标,所以应该在剥离其他变量后再对景观空间构型与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否则显著性统计结果容易具有偶然性。同理,进行城市公园景观空间构型与其降温效应的关联分析,也需保证进行比较的各公园样本的气候条件、景观组分的比例等基本一致,但是很多研究都没有将控制景观组分变量考虑在内,这也许是得出的结论相反的原因之一。
在厘定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找到关键且有形态学意义的景观空间构型指数并分析出其与公园的降温效应的关系,有助于明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景观生态途径,为城市绿色空间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区域
以武汉市为例,探索武汉市公园的空间构型与其降温效应的关系。从武汉城区内的公园中挑选出景观组分及其所占比例基本一致的所有公园作为样本,若武汉市各公园所占面积差距较大,则对所有公园按照面积大小进行分类,保证每组公园样本的面积不会相差较大。
2.2研究数据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9.3.25-2019.4.10查找并处理数据;
2019.4.11-2019.5.10进行空间分析,找到关键空间构型指标;
2019.5.11-2019.5.25撰写毕业论文;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刘焱序,彭建,王仰麟.城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关联:从城市规模、景观组分到空间构型[j].生态学报,2017,37(23):7769-7780.
[2]li j x, song c h, cao l, zhu f g,meng x l, wu j g. impact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on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
[3]zhou, w., huang, g., cadenasso, m.l., 2011. does spatial configuration matte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land cover pattern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urban landscapes. landsc. urban plan. 102, 54–6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