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和格局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城市间要素流动及城镇系统结构演化的综合反映。现在中国正经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人口最多的城镇化进程,在1990年至2013年这近20年的城镇化的比率提高了27%,在城镇扩张的过程中,城镇的边缘逐渐将水体、植被、耕地的部分侵占,从此带来了人地之间矛盾的演变,城镇的无序扩张和发展模式的演变会带来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合理控制城镇的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的发展,从而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的学者对于城市扩展的问题有很大的关注,对于城镇空间的扩展的时空的过程、城镇的扩展的模式、城镇空间的形态特征和演变的格局等进行了研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学者用lucc方法对于城镇扩展的过程、扩展的方式以及最后的演变格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运用rs和gis的技术进行对于城市的演变格局的演变,并且从新引入了扩展强度、紧凑度指数以及分数维指数。从景观扩展指数及凸壳原理识别城镇扩张填充和延伸两种类型,运用高分辨率的影像以及地理信息的分析去分析城镇化的过程,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及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2.1.1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
基于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苏州市的城区的面积的数据的对比,比较,得出近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和步骤:
1.城市空间扩展分析。城市空间扩展主要以城市 用地扩展面积、扩展速率、扩展强度3个指标进行表征,扩展速率和强度分别为城区面积年均增加速 度和年扩展比例,计算公式为: vi =Δuij/Δtj,si =Δuij /( Δtj × mi )×100。式中: vi 为扩展速率; si 为扩展强度; Δuij为j时段第i个单元城区扩展面积; Δtj 为 j 时段的时间跨度; mi为j 时段初期第i个单元城区总面积。
2.象限方位分析法。将基期城区边界的几何中心设为原点,将监测区划分为8个象限区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间阶段城区在各方向的空间扩展差异,从而反映城市发展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主导方向和均衡程度。
4. 参考文献
[1]赵少华,刘思含,刘芹芹,吴艳婷,吴迪.中国城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环境学报,2019,28(06):1261-1271.[2]尤小燕,王丽梅,周孝明,刘军.基于多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兰州市城镇扩展年度动态监测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01):67-69 74.[3]冉慧,王铮,王晓辉.基于遥感技术的长春市城区城镇化动态监测研究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03):125-128.[4]王守增,吴良才.BP神经网络遥感影像分类法在城镇居民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04):120-124.[5]周小成,汪小钦,吴波,励惠国.城镇扩张的多源遥感图像动态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8(03):332-337.[6]孙善磊,周锁铨,魏国栓,吉宗伟,陈红梅.环杭州湾地区城市扩张的遥感动态监测[J].自然资源学报,2008(02):327-335.[7]吴巧玲.城镇扩张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研究[J].测绘技术装备,2007(01):13-16.[8]吴雨才.郑州市城镇用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88-92.[9]田光进,周全斌,赵晓丽,张增祥,谭文彬.中国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的遥感动态监测[J].自然资源学报,2002(04):476-480.[10]陈美球,吴次芳,赵小敏,艾亮辉,邓晓峰,邬定荣.南昌市城镇用地扩张的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06):39-4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论文工作准备阶段(2022.2.20——2022.3.31):
2022.2.20——2022.3.22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等;2022.3.23——2022.3.31为开题阶段,主要工作是撰写开题报告等。
二、任务工作开展阶段(2022.4.1——2022.5.30):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