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雷暴大风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017年7月9日,辽宁省出现了一次强烈的雷暴大风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具有突发性强、风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给当地农业、交通、电力等方面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此次雷暴大风天气的成因,对于提高对此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卫星云图等多种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2017年7月9日辽宁省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触发机制、动力热力条件及中尺度系统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此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机理,为今后提高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雷暴大风天气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方法从最初的天气学分析发展到数值模拟、雷达观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研究内容也从个例分析扩展到climatology特征、预报方法等多个方面。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1.雷暴大风天气概况:a.收集整理2017年7月9日辽宁省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站、雷达、卫星等数据。
b.分析此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影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等基本特征。
c.绘制雷暴大风路径图,并分析其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等特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a.收集2017年7月9日辽宁省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多种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站逐时气象要素数据、雷达回波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
b.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剔除错误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插值等操作,以满足分析需要。
2.天气学诊断分析:a.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触发机制、动力热力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本研究将综合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结果,从多角度、多层次对2017年7月9日辽宁省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
2.注重中尺度系统分析:雷暴大风天气过程通常与中尺度天气系统密切相关。
本研究将在分析天气尺度环流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特征,以及其对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影响,以期更准确地把握此次天气过程的关键影响因子。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秀明, 张小玲, 高玉春, 等. 北京地区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j]. 气象, 2022, 48(11): 1370-1382.
[2] 郭锐, 张义军, 周小兰, 等. 2021年6月23日河南"超级单体"风暴演变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j]. 气象, 2022, 48(10): 1217-1231.
[3]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等. 雷暴大风研究的新进展[j]. 气象学报, 2022, 80(1): 1-20.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