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信息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人通信,也就是使用可能的通信技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是实现理想化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进入4g时代并向5g时代迈进,其中,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高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次研究主要对多用户mimo的预编码技术和反馈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根据发射端所具有的信道信息状态不同,可以将预编码方法分为两种:完全信道信息条件下的预编码和有限反馈预编码。完全信道信息下的预编码主要是指发射端拥有全部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端根据不同的信道环境状态对发射进行调整和处理,主要分为线性预编码和非线性预编码两类。
关于线性预编码,先对迫零(zeroforcing,zf)线性预编码方案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meansquareerror,mmse)线性预编码方案进行研究,对其实现流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种编码技术的优缺点,力求通过仿真验证理论结果;其次,关于非线性预编码,本文将对经典的脏纸编码(dpc)方案和模代数预编码(tomlinson-harashimaprecoding,thp)算法进行研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理论基础。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熟悉掌握基本理论,完成英文资料的翻译,熟悉研究背景。
第6-9周:编程实现各算法,并进行仿真调试。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平安,刘泉,《宽带移动通信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
[2]吴伟陵,牛凯,《移动通信原理(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贾蓉,系统中的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学位论文),中国成都电子科技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